首页> 中文学位 >保护性耕作下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与综合效应的研究
【6h】

保护性耕作下的土壤水分预测模型与综合效应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研究意义

1.2研究进展

1.2.1保护性耕作的研究进展

1.2.2土壤水分的研究进展

1.3保护性耕作在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材料与方法

2.1试验地理区位置及气候特点

2.2试验设计

2.3土壤水分特性

2.3.1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2.3.2土壤释水特征

3模拟研究

3.1时间序列模型

3.1.1时间序列原理

3.1.2时间序列模型分析

3.1.3时间序列方法模拟深层含水量

3.1.4不同耕作方式下的时间序列模型和模拟效果

3.1.5小结

3.2土壤蓄水量模型

3.2.1软件介绍

3.2.2土壤蓄水量模型的建立

3.2.3土壤蓄水量模型模拟深层含水量

3.2.4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蓄水量模型和模拟效果

3.2.5小结

4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农田土壤健康状况的影响及生态效应

4.1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物理形状的影响

4.1.1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4.1.2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表层温度的影响

4.1.3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4.2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3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风蚀的影响

5主要结论与讨论

5.1主要结论

5.2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前在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水土流失、耕地沙化和干旱缺水已成为影响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而且有着上千年的耕作历史的传统的耕作方法它的弊端是在耕作时期地表一直处于裸露的状态,长期的耕翻处理使其地表土层土壤松软,这种状态造成地表的蒸发比较强烈,由此造成土壤风蚀和水蚀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我们需要寻求一种崭新的发展方向,实现节水农业。 本文利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和土壤蓄水量模型模拟与预测不同耕作方式下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量,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土壤蓄水量模型较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模拟的精度要高,并且土壤蓄水量模型预测不同深度含水量表达式更为简洁。同时本论文研究与分析了内蒙古干旱地区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温度,水分,土壤物理性状,土壤养分,土壤风蚀的影响。并且探索了其内在的联系与变化规律。为在内蒙古自治区地区,推广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措施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实现保护性耕作措施的更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