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调控因子及多胺的研究
【6h】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调控因子及多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缩 略 语 表

1 前言

1.1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现状

1.2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影响因子

1.3 植物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1.4 植物体细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异

1.5 多胺在体细胞胚胎发生中的作用

1.6 榆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1.7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来源

2.2 方法

2.3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2.4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成熟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5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成熟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酶活性的测定

2.6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成熟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7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测定多胺的材料与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外植体灭菌方法的选择

3.2 激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3.3 愈伤组织继代增殖与状态调整

3.4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诱导

3.5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的成熟及萌发

3.6 炼苗与移栽驯化

3.7 栽后管理

3.8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组织学研究

3.9 蒙古黄榆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4.0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图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蒙古黄榆(U1mus. macrocarpa Var. mongolica)成熟胚为外植体,通过建立其体细胞胚胎间接发生体系,研究了体胚发生的调控因子,研究了体胚发生和发育各阶段的生理生化及内源多胺的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对体胚发生的主要调控因子培养基组成、悬浮处理时间和光照条件等研究指出,诱导其胚性愈伤组织的适宜培养基为MS+1.0mg·L-12,4-D+0.5mg·L-16-BA;体胚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1.0 mg·L-16-BA+2.0 mg·L-1IAA+400 mg·L-1水解乳蛋白;以18d悬浮培养的愈伤组织体胚诱导率最高;在光照条件下进行体胚诱导效果要好于暗培养。
  2.在蒙古黄榆体胚发生及发育的各阶段,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POD酶等生理生化特性变化明显。
  3.蒙古黄榆体胚发生及发育的各个阶段,内源多胺(Put、Spd、Spm)含量均呈现不同变化规律,与Put和Spd相比Spm含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且变化幅度较大。适量的外源Put的处理可以提高内源多胺的含量,促进体细胞胚胎的发生。附加抑制剂影响内源多胺合成,附加D-arg时,抑制Put的合成,促进Spd的合成,附加CHA促进Spm和Put的合成,抑制Spd的合成。外源Put和多胺合成抑制剂可作为体胚发生的调控物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