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资源优化下的草原牧区家庭牧场经济效益分析
【6h】

基于资源优化下的草原牧区家庭牧场经济效益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方法

1.3.2 实地调研方法

1.3.3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论文整体设计

1.4.3 技术路线图

1.5 数据来源及范围

1.6 相关概念界定

1.6.1 家庭牧场

1.6.2 草畜平衡

1.6.3 资源优化

1.6.4 CD生产函数

1.7 文章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1.7.1 文章中可能的创新点

1.7.2 研究中的不足

2 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模型研究综述

2.1.2 家庭牧场管理研究综述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家庭牧场的经营现状研究

2.2.2 家庭牧场资源优化研究

2.2.3 家庭牧场经济效益研究

2.2.4 CD生产函数研究综述

3 八大草原牧区基本概况

3.1 东北牧区

3.2 草甸草原牧区

3.3 典型草原牧区

3.4 荒漠草原牧区

3.5 半农半牧区

3.6 青藏高原草原区牧区

3.7 新疆牧区

3.8 青藏高原草甸区牧区

3.9 小结

4 八大牧区家庭牧场现状描述

4.1 牧户家庭基本信息

4.1.1 牧户户主受教育程度

4.1.2 牧户民族构成

4.1.3 牧户家庭人口及劳动力情况

4.2 牧户草地承包及棚圈建设使用情况

4.3 牧户饲养的主要品种

4.4 牲畜存栏数和出栏数

4.5 母畜平均繁殖率

4.6 羔羊的增重情况

4.7 仔畜出栏前的平均饲养天数

5 八大牧区家庭牧场经济效益对比分析

5.1 家庭牧场生产性收入对比分析

5.1.1 计算方法及指标解释

5.1.2 八大牧区家庭牧场的生产性收入

5.1.3 小结

5.2 家庭牧场生产性支出对比分析

5.2.1 计算方法及指标解释

5.2.2 八大牧区家庭牧场的生产性支出

5.2.3 小结

5.3 家庭牧场生产性净收入对比分析

5.3.1 计算方法及指标解释

5.3.2 八大牧区家庭牧场的生产性净收入

5.3.3 小结

6 基于CD生产函数研究家庭牧场生产要素的弹性

6.1 设定CD生产函数模型

6.2 数据来源及变量介绍

6.3 回归分析

6.4 测算结果

7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

7.1 主要结论

7.1.1 放牧加合理的舍饲管理模式

7.1.2 畜种和畜群结构的优化

7.1.3 生产性收入结构的变化

7.1.4 经营方式的作用

7.2 对策建议

7.2.1 优化畜种及畜群结构

7.2.2 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7.2.3 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及应用范围

7.2.4 加强项目的宣传和对牧民的培训力度

7.2.5 建立专业合作社

7.3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家庭牧场是我国草地畜牧业的基本生产单元,对草地畜牧业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能既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又保证牧民增收成为畜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借助农业部公益行业项目的支撑,主要从建立家庭牧场草畜能量平衡、优化管理预测、可持续经营和家畜精准淘汰模型进行研究。通过资源优化改变家庭牧场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比如引进优良品种与本地家畜进行杂交、增加畜群和个体家畜补饲量、采用科学的饲料配方及人工授精技术。
  本文以我国八大不同草原类型牧区为例,并把家庭牧场分为实验户和对照户,实验户按照资源优化后的模式生产经营,对照户则还是按照传统方式生产经营。对比两组家庭牧场资源优化一年后的收入-成本、卖出家畜结构、卖出家畜的增长增重等变动情况,计算得知资源优化后的项目户家庭生产性净收入和单位家畜的净收入都高于对照户,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通过CD函数研究表明资本投入、母畜数量及资源优化对家庭牧场的经济效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此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来增加家庭牧场的经济效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