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黄河(内蒙古段)河冰生消演变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6h】

黄河(内蒙古段)河冰生消演变特性及数值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河冰是影响寒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重点因素,黄河(内蒙古段)因其特殊的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和河道走向而成为冰情严重、凌灾频发的地区之一。根据多年的数据统计及野外观测发现,弯道处冰塞、冰坝的形成及发展是诱发黄河(内蒙古段)凌灾的主要原因。本文以黄河(内蒙古段)为研究区域,通过对2012-13年和2013-14年冬季河冰过程的野外观测,分析研宄河段内河冰的生消演变特性。并采用DynaRICE河冰动力学模型对弯道进行数值模拟,结合河冰生成的热力过程、岸冰生长及冰盖发展理论,探讨弯道河冰的生长、输移、堆积及冰盖发展过程。应用耦合的热力-动力河冰模型模拟三湖河口弯道的河冰过程。
  1)受气候变暖影响,黄河(内蒙古段)整个冰期缩短,冰厚变薄。封河期下游河段较易发生冰坝,而开河期由于上、下游河段气温高先开河,中游段因气温低,加之槽蓄水量下泄而使其成为易卡冰结坝的危险河段。
  2)首凌位置均发生在玮度高、气温低的中游段,当日均气温降到-51以下时即可能发生流凌,流凌密度与气温呈负相关,同时与上、下游的卡冰情况及河道形态有关,流凌历时取决于气温强度变化。封河速度与气温相关,气温冷暖交替,封河速度慢,一般中、下游封河速度快,上游封河速度慢,封河初期封河速度快,后期封河速度慢;封河顺序基本上都是从下游到上游,但也出现分段封河的现象。开河期顺序与封河顺序正好相反。
  3)表面冰的输移过程受到水流拖曳力和重力沿流动方向的分力的影响,弯道横向环流在表面冰输移中的作用可忽略不计。表面冰随主流输移,易在弯道出口河面束窄处卡冰堆积,初始卡冰位置受弯道上游流凌密度、弯道处河冰形态、水力条件及河道形态等因素影响。
  4)蒸发-凝结通量φ和传递热量输送φc在河冰形成的热力作用中占主要因素,而气温和风速是影响φe和φc的主要因素,流速小于0.4爪4的区域有可能形成岸冰。不同的水力和热力条件岸冰的形态和冰盖的增长模式不同。冰盖形成初期,其热力增厚较快,后期因热量损失减小,冰厚增速减慢。开河期冰盖受热力和水力共同作用而消退速率较快。
  5)应用河冰热力-动力耦合模型对三湖河口弯道河冰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岸冰的形成降低了表面冰输移能力,随着上游流凌密度增大,在弯道曲率较大的位置最先形成卡冰,冰盖由此向上游发展,卡冰位置下游因来冰量减少而形成清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