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脱硫石膏-粉煤灰复合水泥土耐久性能与固化机理研究
【6h】

脱硫石膏-粉煤灰复合水泥土耐久性能与固化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缩 略 语 表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水泥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损伤力学在岩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4 研究问题的提出

1.5 本文的研究工作

1.6 本章小结

2试验材料、方法及内容

2.1 试验材料及性质

2.2 试样的制备及养护

2.3 试验方案设计

2.4 试验内容

2.5本章小结

3复合水泥土的最优配比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普通水泥土试验研究

3.3 粉煤灰水泥土试验研究

3.4 脱硫石膏水泥土试验研究

3.5 正交试验

3.6 最优配合比验证

3.7本章小结

4 复合水泥土的三轴抗剪强度特性试验研究

4.1引言

4.2试验结果分析

4.3 破坏包络线

4.4 本章小结

5复合水泥土非线性本构模型

5.1 引言

5.2单轴受压本构模型

5.3三轴受压本构模型

5.4变形特征

5.5 本章小结

6复合水泥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6.1引言

6.2 干湿循环试验研究

6.4 三温冻融循环试验研究

6.5 本章小结

7复合水泥土的微观结构及固化机理研究

7.1引言

7.2 复合水泥土微观结构研究

7.3 复合水泥土的固化机理研究

7.4 本章小结

8复合水泥土的损伤特性研究

8.1 引言

8.2复合水泥土的宏观试验研究

8.3 复合水泥土细观损伤机制探讨

8.4 复合水泥土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

8.5 本章小结

9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水泥土耐久性和固化机理研究是在北方寒区推广和应用水泥土的关键。鉴于普通水泥土强度低,耐久性差的特点,同时为解决我区燃煤电厂产生的大量工业废料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特提出利用它们配制出一种新型的复合水泥土材料。然后开展室内试验,研究这种复合材料的力学特性、耐久性、损伤特性及固化机理,为将该复合材料在内蒙古地区的广泛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试验数据。
  1、建立了复合水泥土的强度预测模型,提出了各组分材料的最优配合比。
  (1)通过开展不同水泥掺入比、不同龄期及不同试件规格及成型方法下普通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基本掌握利用内蒙古黄河灌区土默川分灌区典型粉质土配制得水泥土的一些强度特性。
  (2)在普通水泥土基础上单掺粉煤灰和脱硫石膏,研究其掺量对强度的影响规律。
  (3)通过正交试验和补充试验,研究复掺粉煤灰和脱硫石膏对其强度的影响规律,得出最优配合比并进行验证,建立强度预测模型。
  2、建立了一种全新的复合水泥土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分析了其变形与破坏特征。
  (1)根据单轴受压下复合水泥土全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首次提出用生长函数logistic拟合曲线的上升段,采用复合双曲线函数拟合曲线的下降段,建立分段非线性本构模型,较传统CSDC-2002模型拟合效果更好。
  (2)根据三轴受压下复合水泥土偏应力-轴向应变曲线的特点,建立“三段法”非线性弹性模型,给出了完整的推导过程和参数计算过程。
  (3)研究了变形模量、破坏应变与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关系,并分析了单轴受压与三轴受压情况下复合水泥土的破坏形态。
  3、评价了复合水泥土材料的耐久性,开展了与普通水泥土耐久性的对比分析。
  (1)干湿和冻融循环试验均表明复合水泥土的耐干湿循环能力和抗冻性能均优于普通水泥土。
  (2)三温冻融循环试验表明复合水泥土的整体位移小于普通水泥土;当基层土料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时,叠合复合水泥土试样的整体变形量最小,抗冻性能最佳。
  4、创新了复合水泥土材料的微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了其固化机理和损伤特性。
  (1)提出了原子力显微镜 AFM观察水泥土材料样品的制样方法,将其用于微结构的观察;同时也利用场发射环境扫描电镜观察了非导电复合水泥土试样的微结构。
  (2)在微结构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复合水泥土的固化机理;在单轴压缩损伤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复合水泥土的损伤演化规律,推导建立了复合水泥土在单轴压缩条件下的弹塑性损伤模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