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向日葵黄萎病生防木霉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机制的研究
【6h】

向日葵黄萎病生防木霉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 向日葵黄萎病

1.2 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

1.3 木霉菌的研究现状

1.4 木霉菌的生防机制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向日葵黄萎病生防木霉菌的分离筛选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4 结论与讨论

3生防木霉菌的复筛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4 结论与讨论

4 生防木霉菌菌株XM-7的鉴定

4.1 材料和方法

4.2 结果和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5.1 试验材料

5.2 试验方法

5.3 结果分析

5.4 结论与讨论

6生防木霉菌XM-7对向日葵黄萎病菌生防机制的研究

6.1 试验材料

6.3 结果分析

6.4 结论与讨论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 者 简 介

展开▼

摘要

向日葵黄萎病(Sunfloweryellow wilt)是近几年向日葵上普遍发生的一种真菌病害,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侵染所引起的典型的土传维管束病害。针对目前向日葵生产上仍存在向日葵黄萎病防治难,且国内外关于向日葵黄萎病的防治技术研究相对较少等问题,而木霉菌作为一种广谱性的生防真菌,对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一直备受关注。因此,本研究从生物防治角度出发,通过对向日葵黄萎病生防木霉菌的筛选及其生防机制的研究,以期获得对大丽轮枝菌有较高生防作用的生防木霉菌株,为向日葵黄萎病生物防治提供高效的生防资源以及为完善向日葵黄萎病综合防控体系提供新的防治途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本研究从我国不同地区采集的向日葵和马铃薯茎秆及根部200多份植物样品中分离得到80余株木霉菌株,以向日葵黄萎病为靶标,通过平板对峙筛选,以及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的测定,获得2株生防效果较好的菌株XM-7和PT-15,田间防治效果均为80%左右,防治效果优于化学对照药剂氟硅唑,且菌株XM-7无论在田间还是室内防效稳定。
  2.根据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确定木霉菌 XM-7为柠檬绿木霉(桔绿木霉)(Trichoderma citrinoviride)。
  3.木霉菌株XM-7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PDA培养基为XM-7的最适培养基;XM-7最适菌丝生长温度为30℃,分生孢子最适产孢温度为25℃,pH5~6为XM-7菌丝生长的最适pH,pH为7时最有利于其产孢。可溶性淀粉和甘露糖是适合XM-7菌丝生长的碳源,葡萄糖和蔗糖是适合XM-7产孢的碳源,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光照对XM-7的菌丝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较小,不同的微量元素对XM-7的菌丝生长和产孢量有一定的影响。
  4.生防机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木霉菌 XM-7对向日葵黄萎病菌的重寄生作用非常明显;菌株XM-7在向日葵根际土壤中的定殖能力较高,接种后28 d,能达到初始接种量的50%以上;不同处理对向日葵叶片和根部防御酶有一定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相比,单独接种生防木霉菌XM-7处理和生防木霉菌XM-7诱导接菌处理在接种不同时间,能显著提高向日葵叶片和根茎部 PPO、POD、CAT和SOD等防御酶的活性。因此,木霉菌株 XM-7(T. citrinoviride)的对向日葵黄萎病主要生防机制为重寄生、拮抗作用和诱导抗性,是1株在向日葵黄萎病上具有较好应用前景的生防菌株。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