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默特平原草原沙蜥和丽斑麻蜥种群特征分析
【6h】

土默特平原草原沙蜥和丽斑麻蜥种群特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1.研究区自然概况

2.研究方法

2.1研究样地的选择及样方的设置

2.2窝卵数及生殖投入的测定

2.3种群特征的调查

2.4种间关系的分析

3.研究结果及分析

3.1两种蜥蜴的种群繁殖特征

3.1.1繁殖生物学特征

3.1.2窝卵数与年龄的关系

3.1.3生殖投入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3.2两种蜥蜴的种群数量特征

3.2.1草原沙蜥种群数量的季节动态

3.2.2丽斑麻蜥种群数量的季节动态

3.3生境变化对两种蜥蜴种群的影响

3.3.1两种蜥蜴食性的变化

3.3.2两种蜥蜴种群密度的变化

3.3.3草原沙蜥种群结构和种群过程的变化

3.3.4草原沙蜥活动面积的变化

3.3.5草原沙蜥种群空间格局的变化

3.3.6生境变化对草原沙蜥繁殖的影响

3.4.1种间关联

3.4.2种群空间格局

3.4.3种间分布混合度指数的比较

3.4.4两种蜥蜴对资源利用的分化

4.结论及讨论

致谢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分别于1989-1992和2000-2001年就土默特平原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和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种群数量特征、生境植被和营养结构的变化对两种蜥蜴的影响以及在柠条灌丛生境中两种蜥蜴的种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原沙蜥在幼体孵出后的8月份种群密度最高,且种群出生率高于丽斑麻蜥.丽斑麻蜥有集中越冬的习性,故出蛰时和入蛰前密度较高.丽斑麻蜥在各个时期均为雄性多于雌性,而草原沙蜥则表现出雄性比例随年龄增高的趋势.在植被盖度<10﹪的沙地生境,草原沙蜥为优势种,丽斑麻蜥为稀有种.在沙地种植柠条7-8年后,植被盖度>40﹪且食物结构随之变化,丽斑麻蜥迁入该生境,草原沙蜥密度下降.生境变化后,草原沙蜥低年龄组死亡率增高是种群衰退的主要原因.营养生态位宽度指数草原沙蜥减小而丽斑麻蜥却增大,但二者对鞘翅类昆虫的取食频次均有所减少.在柠条灌丛生境,丽斑麻蜥主要栖息于灌丛之中,而草原沙蜥则主要栖息于灌丛之间的空地.二者空间生态位重叠指数较低,而营养生态位食物种类维重叠指数较高.混合度指数丽斑麻蜥大于草原沙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