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追寻与坚守——陶渊明的人格世界略论
【6h】

追寻与坚守——陶渊明的人格世界略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内容摘要

英文内容摘要

引言

一.陶渊明的时代及其人生经历

二.陶渊明的儒家人格

1.家庭熏染与自幼壮志

2.壮志难酬而感士不遇

3.一片仁心且固穷守志

三.陶渊明的玄学人格

1.“返”——回归田园,寻觅生命的本真

2.“建”——桃花源记,构筑精神的家园

四.陶渊明儒家人格与玄学人格的升华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格问题涉及到个体心理与行为的各个方面,有着特殊的复杂性与主观性。本文所说的人格,是指整体性地呈现于文学家作品与生活中真实的自我。作家的人格精神是其作品风格的内在因素,只有对作家的人格进行全面深入地审视,才能更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其作品的风格。对于文学家人格的探讨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家的作品、创作、理想、行为等都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所探讨的文学家的人格,包括了文学家的审美理想、生命意识、行为方式以及人生各阶段与人格各层面的心理趋向与冲突。研究陶渊明的人格精神世界,是理解陶渊明存在于中国古典文学独特性表征的重要内容。陶渊明有他的快乐和自得,也有他的悲哀和愤慨,甚至也有过用世的志意,有过积极的尝试,但在现实世界的冲击下与困境中,诗人不断追问人生的意义,极力保持个人在现实的冲击中的完整的生命价值。在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的交织、碰撞中达到了两种人格的对立统一。
  魏晋220年由最初摒弃儒学、在玄学指导下寻找人生活道路的士人们,经过实践的追寻,在出与入、狂与慎、躁与静乃至生与死等方面的种种冲突与焦虑,形成了各种鲜明的人格以及属于每个人的选择,而最终在陶渊明这里实现了所追求的理想人生,陶渊明的生活实践不仅仅可以看做是玄学人生观最终的实现,在更大的意义上来看,这实质上是一种对于儒家人生观的回归以及发展,在这两种人生观所要求的实践中,陶渊明都达到了完美。陶渊明的人生观不仅仅完成了魏晋玄学人生观的探索,且在他身上完成了对于儒学人生观回归,陶渊明也成为了后世中国知识分子人生态度、人生选择的楷模,陶渊明,用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完成了它他对士大夫人格诗性的书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