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尺度典型草原地上现存生物量与放牧率动态及其关系研究
【6h】

不同尺度典型草原地上现存生物量与放牧率动态及其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放牧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1.2.2 放牧对草地土壤的影响

1.2.3 草地植物对放牧的适应

1.3 天然草地放牧压力研究方法

1.3.1 放牧实验

1.3.2 不同放牧压力梯度

1.4 基于草地地上生物量的放牧压力估测

1.5 基于3S技术的草地地上生物量的估测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自然条件

2.2 社会经济概况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数据获取和研究流程

3.1 数据来源

3.1.1 遥感数据

3.1.2 样方数据

3.1.3 牧户调查数据

3.2 研究流程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自由放牧利用下天然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4.1 不同类型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动态变化

4.1.1 草地植物群落分类

4.1.2 不同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动态

4.2 不同利用水平下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变化

4.2.1 自由放牧对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4.2.2 典型牧户放牧率的获取

4.2.3 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的关系

4.2.4 放牧率与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相关分析

4.2.5 打草场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动态

4.2.6 不同放牧率水平草地地上生物量动态规律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家庭牧场尺度草地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的关系

5.1 草地地上生物量的遥感估测

5.1.1 草地地上现存生物量数据的获取

5.1.2 植被指数的提取

5.1.3 建立草地地上生物量估测模型

5.2 家庭牧场尺度草地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的关系

5.2.1 家庭牧场放牧率的获取

5.2.2 家庭牧场平均地上生物量的获取

5.2.3 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的相关分析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论文

展开▼

摘要

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又是北方天然的生态屏障。随着利用强度的不断增加,草地出现大面积退化,严重影响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研究草畜之间的关系,对于草地的合理放牧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白音锡勒牧场七连为例,依据定位观测资料,从样地和家庭牧场两个尺度上,探讨了自由放牧利用下天然草地地上现存生物量与放牧率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⑴研究区分为羊草群落、针茅群落和针茅+羊草群落3个类型,除8月份外,各草地类型间生长季内其他月份的地上现存生物量无显著差异。
   ⑵放牧率大多在0.5~3.5羊单位/公顷范围内,畜种以羊为主。草地放牧率在生长季内存在较大的变化,6、7月份的放牧率最高,5月和8、9月持平。
   ⑶在生长季的不同月份,草地地上现存生物量与不同放牧率水平之间存在差异。5月份高放牧率与低放牧率及中放牧率与低放牧率之间、6~8月份高放牧率与低放牧率之间、9月份高放牧率与中放牧率及低放牧率之间有显著差异。
   ⑷放牧率与地上现存生物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5月份相关性最高,6、8、9月份接近。然而,7月未达到显著水平。
   ⑸放牧影响草地地上现存生物量的积累与动态。在高放牧率下,生物量低于中、低放牧率。低放牧率下,生物量增长速率最快。
   ⑹利用不同月份草地地上现存生物量的观测值与同期的卫星遥感NDVI数据,分别建立了3个时期的草地估产模型,并获得了相应月份的草地地上现存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图像。
   ⑺在家庭牧场尺度上,草地地上生物量与放牧率存在显著相关性,随着放牧率的增大,地上生物量表现出减少的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