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技术模式研究
【6h】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技术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论文创新点

1.5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国外商业银行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技术模式比较及启示

2.1 国外微小企业贷款的发展历史

2.2 国外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技术模式的对比分析

2.2.1 国外金融机构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技术模式的类型

2.2.2 两种模式的对比分析

2.2.3 国际先进微小企业信贷业务运行模式的启发

第三章 包商银行发展微小企业信贷的必要性和优势

3.1 包商银行发展微小企业信贷的必要性

3.2 包商银行开展微小企业贷款的优势

3.3 包商银行发展微小企业信贷的意义

3.3.1 有利于银行收益水平的提高

3.3.2 有利于建立有竞争力的产品和稳定的客户群体

第四章 包商银行与部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业务技术模式的对比

4.1 建设银行微小企业金融业务模式

4.1.1 打造专业微小企业信贷业务模式

4.1.2 打造规模化信贷工厂模式

4.1.3 开展流程的差异化

4.1.4 业务开展现代化

4.2 民生银行微小企业金融业务模式

4.2.1 采用矩阵式事业部制组织架构

4.2.2 民生银行“商贷通”

4.3 招商银行小企业金融业务模式

4.3.1 成立小企业信贷中心

4.3.2 简化贷款的审批与风险控制

4.3.3 依托电子渠道,延长服务半径

4.3.4 量身打造中小企业金融产品

4.4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技术模式

4.4.1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的具体实践

4.4.2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技术模式的特点

4.5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的技术模式优势

4.5.1 建立了适应微小客户的风险识别、评价和控制的技术体系

4.5.2 建立了与微小企业贷款业务相适应的制度和管理体系

第五章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技术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1 人才储备和培养是制约业务发展的一大瓶颈

5.2 培训模式可能导致技术的传承质量下滑

5.3 管理模式不清晰导致管理成本增加

5.4 业务拓展受物理网点限制较大

5.5 在市场推广过程中受到一些民间借贷组织的抵制

5.6 定价与还款方式距离客户期望尚存差距

第六章 包商银行微小企业贷款技术模式的改进措施

6.1 创新金融产品,增加综合回报

6.2 优化业务流程,细分客户群体

6.3 批量开展业务,提高经营效率

6.4 利用电子网络,扩大服务范围

6.5 加强绩效考核,形成良性互动

6.6 调整细化相应的信贷制度

6.7 健全培训机制,提高团队建设

6.8 银行上下要团结一致积极配合

6.9 提高信贷员积极性,促进客户群体营销

6.10 强化内部审计职能,降低金融风险

6.11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信息化建设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微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多,分布广,在活跃经济、方便生活、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在逐年上升,其发展关系社会的稳定以及就业问题的解决,因此在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中,微小企业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微小企业贷款是目前金融业的一大难题。有些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市场前景非常好,有发展的潜力,需要资金支持,但银行通过工商注册、信用信息记录、打分卡模型、项目审批等常规信息途径很难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由于银行无法了解企业情况就不敢发放贷款。
  同时,有些银行愿意为微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但由于微小企业缺乏银行融资的经历,不知道从哪家银行可以获得融资服务,信息的不对称直接导致贷款难和放款难的两难境地。因此银行如何通过一定的技术模式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将是困扰其服务小微企业的一大难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微小企业贷款技术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国内银行服务微小企业贷款技术模式和包商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微小企业贷款技术,为城市商业银行服务微小企业客户提供新思路、探索出有效的服务模式以提高银行服务微小企业贷款业务的效率和微小企业的贷款满足率,促进微小企业和银行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