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生态学研究
【6h】

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生态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 群落生态学的发展历史综述

2 群落生态学研究方法的主要进展

2.1 群落生态学研究的定量方法

2.2 群落物种多样性计测的研究现状

2.3 群落多度格局的研究进展

2.4 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进展

2.5 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进展

3 半日花的研究进展

4 科学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半日花分布区调查

2 半日花群落特征调查

2.1 半日花群落数量特征调查

2.2 土壤水分特征调查

3 半日花种群特征调查

4 图像数据

5 数据分析

5.1 半日花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5.2 半日花种群结构分析

5.3 点格局分析

5.4 物种多度的中性理论验证

第三章 结果分析

第一节 半日花的分布区

1.1 半日花在我国分布地区

1.2 半日花适宜分布区的模型估测

第二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和西鄂尔多斯半日花群落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2.1 西鄂尔多斯地区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2.2 半日花群落物种区系地理成分分析

第三节 半日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3.1 种群的龄级划分与结构特征

3.2 种群点格局分析

3.2 不同龄级的空间关联性

第四节 半日花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研究

4.1 半日花样地生境特征

4.2 半日花群落数量分类

4.3 半日花群落数量排序

第五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与邻近群落多样性研究

5.1 草原化荒漠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特征

5.2 草原化荒漠群落物种生活型谱特征分析

5.3 草原化荒漠的水分生态类型谱特征分析

5.4 草原化荒漠的水分生态类型谱特征分析

5.5 半日花群落多样性分析

第六节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中性理论模型验证研究

6.1 置信区间检验结果

6.2 拟合优度检验结果

第四章 讨论

1 半日花演化历史的推断

1.1 我国半日花分布区地貌与现代地中海半日花属分布地貌的相似性

1.2 半日花分布区与古地中海的地理联系

1.3 分布区自垩纪植被状况

1.4 半日花分布区现状形成的过程

1.5 半日花的残遗类型

2 西鄂尔多斯地区典型荒漠群落的多样性

3 半日花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4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的分布特征

5 西鄂尔多斯地区半日花群落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

6 半日花群落物种多度的中性理论验证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aricum Schrenk)是半日花科半日花属的小灌木,为古地中海区系的残遗种,在亚洲荒漠区该属植物仅有这一种,是国家二级珍稀保护植物。它对于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环境演化、植物区系、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等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和诊断意义。近年来,在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半日花的分布区域日渐缩小、破碎,半日花种群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严重威胁。为了了解半日花种群及群落的生存现状和维持机制,本研究采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对半日花分布区、群落区系、群落结构与格局、以及群落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
  1、半日花种群年龄结构表现为龄级Ⅰ和Ⅲ个体较少,主要集中于龄级Ⅱ,表明半日花种群相对稳定;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不同龄级间的空间关联性受生境条件影响较大。
  2、半日花群落可分为2个群丛组8个群丛,主要为半日花-蓍状亚菊群丛和半日花-刺叶柄棘豆群丛;半日花群丛的分布与坡度、坡向、土壤水分密切相关。
  3、半日花群落物种多度格局符合中性理论模型。
  4、半日花物种及其群落的现时分布区处于古地中海区,古地中海成分比例很高;在西鄂尔多斯,尽管目前分布狭小,但潜在的气候适宜分布区可以在东西方向扩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