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碳库特征及其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6h】

内蒙古典型草原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碳库特征及其对草地退化的响应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群落类型与土壤碳研究

1.2.2 天然草地土壤碳库研究概况

1.2.3 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碳的影响

1.2.4 存在的问题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1 取样和样品处理

2.2.2 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的测定

2.3 群落和退化等级划分

2.4 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3.1 群落特征与退化程度

3.2 群落生物量和多样性与土壤碳的相关性分析

3.2.1 群落生物量与土壤碳含量和密度的相关性分析

3.2.2 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碳的相关性分析

3.3 不同群落类型土壤碳含量和密度的差异

3.3.1 不同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

3.3.2 不同群落土壤无机碳含量和密度

3.3.3 总碳含量和密度

3.3.4 一级退化不同群落土壤碳及密度

3.4.5 二级退化不同群落土壤碳含量和密度

3.3.6 三级退化不同群落土壤碳及密度

3.4 不同退化等级土壤碳库及密度

3.4.1 不同退化等级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

3.4.2 不同退化等级土壤无机碳及密度

3.4.3 土壤总碳含量和密度

3.4.4 同一区域不同退化等级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

3.4.5 同一区域土壤无机碳含量和密度

3.5.6 同一区域不同退化等级土壤总碳含量及密度

四、讨论

4.1 土壤碳影响因素分析

4.2 不同群落类型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4.3 不同退化等级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4.4 土壤异质性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五、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生态系统碳固持研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领域,草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碳库之一。草地生态系统碳库主要集中于土壤中,而草地土壤碳库往往受群落类型、土壤环境背景及草地利用方式的影响。本文以内蒙古典型草原为例,通过测定不同草地群落土壤有机碳与无机碳含量与密度,揭示群落生物量、生物多样性及群落类型与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库含量与密度相关关系,分析草地退化对土壤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与群落地上、地下及总生物量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碳密度与生物量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总碳、土壤无机碳含量与密度和地上、地下生物量均无显著相关。
  2.群落多样性对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及总碳含量与密度均无显著影响。
  3.典型草原不同群落类型之间土壤碳含量与密度差异较大,羊草群落有机碳含量及每cm土壤深度密度介于7-11g/kg和1.02-1.35 g/m2大针茅群落为10-13g/kg之间和1.38-1.52g/m2、克氏针茅群落为6.8-9.8g/kg之间和0.81-1.49g/m2、糙隐子群落+冷蒿群落为6-10g/kg和0.85-1.38g/m2、星毛委陵菜+冷蒿群落为6-7g/kg和0.9-1.17g/m2,相同群落土壤碳含量与密度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4.草地退化对土壤碳库的影响较为复杂,极重度退化群落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密度显著降低,其他退化等级群落降低不显著,表现出对退化的滞后效应。所有等级退化群落土壤无机碳含量与密度变化均不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