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研究
【6h】

内蒙古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2.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框架

1.研究方法

2.分析框架

3.研究路线

(四)创新点与不足

1.本文的创新点

2.本文的不足

二、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

(一)基本概念界定

1.机构编制及管理

2.编制标准

3.电子政务

(二)相关理论基础

1.政府职能理论

2.分类改革理论

3.资源依赖理论

三、内蒙古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的现状分析

(一)机构编制部门及职能概述

1.编制管理部门现状概述

2.机构编制管理部门职能

3.机构设置系统架构

(二)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要求

1.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

2.政务系统衔接制管理

3.政务数据云端制管理

(三)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系统的特征衍化

1.身份管理向职能管理衍化

2.条块分割向协作共治衍化

3.柔性管理向刚性管理衍化

四、内蒙古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内蒙古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存在的问题

1.问题的构成要素

2.问题特征及产生的影响

(二)内蒙古地区机构编制电子政务问题的成因

1.观念的滞后性

2.基础的薄弱性

3.系统的低效性

4.标准的参差性

5.安全的缺失性

五、推进内蒙古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的指导原则

1.科学性与系统性原则

2.落地性与可行性原则

3.公开性与透明性原则

4.常态性与长效性原则

(二)机构编制电子政务发展的优化机制

1.协调优化机制

2.定量论证机制

3.多元突破机制

4.评估巡查机制

(三)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发展的具体建议

1.电子政务观念的培育与革新

2.权力责任关系的理顺与规范

3.机构编制流程的革新与再造

4.信息标准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5.系统数据安全的建设与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工作的不断革新与推进,是在政府落实简政放权与应对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要举措,也是机构改革与服务型政府建设框架下所渐次进行的技术型发展过程。理清和界定结构编制电子政务建设在现代化政府治理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是推进改革发展瓶颈的关键。 本文在文献梳理及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借助信息计量、中文分词聚类统计等技术手段对近10年来电子政务市场规模发展及近20年来机构编制概念研究历史变迁进行系统梳理。进一步的,在可视化研究结果的促进下对机构编制及管理、编制标准、电子政务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基于政府职能论、分类改革论和资源依赖论等理论体系的支撑,对内蒙古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的现状和内容进行分析,重点阐述机构编制部门的职能、机构设置、建设要求及与传统型管理相比所产生的特征衍化。 其次,在对当前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实际状态进行阐释的同时对其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及由观念滞后、基础薄弱、系统开环、标准参差等建设基础与建设过程中的生成因素进行论证。针对影响内蒙古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建设的原因,文章在最后一部分提出了优化性的指导原则、机制与建设性的意见。本文研究力求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形成参考,从而对机构编制纵深改革的推进和发展产生实践性的影响。 改革只有进行时,同样机构编制部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探索、修正与改进的过程。顶层设计是指引、精简效能是原则、服务型建设是关键,在信息技术发展与管理水平不断进步的促进下,升级构建信息畅通型与功能配套型的政务管理云平台,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构建现代化政府治理的新格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