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系族企业间信用风险传染路径研究——基于海航系的案例分析
【6h】

系族企业间信用风险传染路径研究——基于海航系的案例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思路设计

2.1 文献回顾

2.2 研究思路设计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3.1 研究方法

3.2 案例选取

3.3 资料获取及衡量指标

第四章 案例背景

4.1 海航系简介

4.2 海航系信用风险产生及蔓延

第五章 信用风险传染路径分析

5.1 直接接触传播造成的信用风险传染

5.2 非直接接触传播造成的信用风险传染

5.3 垂直传播造成的信用风险传染

5.4 产生风险表现阶段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及启示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信用风险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时刻存在,且企业的信用风险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性——传染性,即企业之间的各类关联行为会导致信用风险的传播。特别是对于系族企业,一旦系族内某一家公司产生信用风险,在系族内部会相继引发更为严重的信用风险蔓延现象。因此,研究系族企业间信用风险的传染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管理控制信用风险已经成为重要课题。 本文借鉴现代医学中流行病学的传染理论,以近年来发生明显信用风险的海航系为案例,对系族企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路径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系族企业间的信用风险传染路径包括施险企业致险因素传播、突破受险企业信用风险屏障、引起受险企业信用风险三个阶段。其中,致险因素传播途径分为直接接触传播、非直接接触传播及垂直传播三种。具体来说,系族企业间存在的各项关联交易为企业间的直接接触,会导致致险因素的传播;外界信息扩散会造成舆论恐慌,也会导致致险因素在系族企业间传播;由于股权控制结构,信用风险会通过母子公司关系进行传播,即垂直传播。致险因素传播至受险企业后,突破了受险企业的风险屏障,最后导致受险企业产生信用风险。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系族企业防止信用风险传染的政策建议,即在信用风险传染的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风险识别与管控,帮助系族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完善集团的风险治理和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集团风险管控机制。

著录项

  • 作者

    郭雪波;

  • 作者单位

    内蒙古大学;

  • 授予单位 内蒙古大学;
  • 学科 会计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米莉;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V2;
  • 关键词

    企业间; 信用风险传染; 路径研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