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绪末年后套蝗灾中的垦务局救灾动员研究
【6h】

光绪末年后套蝗灾中的垦务局救灾动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内容及意义

(二)史料概述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蝗灾背景与灭蝗过程

(一)蒙地放垦与垦务局设立

(二)灾情背景

(三)抗灾过程

二、社会力量动员

(一)动员的阻力

(二)动员方法及评价

三、官方力量动员

(一)官员动员

(二)军事力量动员

四、抗蝗技术的应用与传播

(一)人工扑打

(二)掘沟捕蝗

五、放垦对于充实边疆积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光绪三十二年(1906)、三十三年(1907),内蒙古后套地区接连爆发大规模蝗灾。时值清廷解除“蒙禁”、徕民移垦政策方兴未艾,蝗灾给当地农业生产带来的打击因之较以往殊重,同时也使新兴的垦务局成为了救灾工作的主要组织者。为能尽快扑灭蝗灾,垦务局对后套地区的官方力量、社会力量做了较为积极的组织动员。社会动员方面,鉴于所遇到的蝗神崇拜和地广人稀两大难题,垦务局曾采取物质动员与宣传动员相结合的灵活方法加以应对。在官方动员方面,针对扑打队伍人力有限及官员灾赈执行素质不佳的问题,垦务局一方面明确权责,一方面严明赏罚。尽管动员行动暴露出了垦务局在行政能力上的某些不足,但其利用自有资金,在全面调动官方力量的基础上,积极动员汉地移民,恰当运用抗蝗技术,有效地消减了蝗灾的破坏。这一救灾行动在此前的内蒙古灾荒史上是没有过的,充分体现出“蒙地放垦”背景下,后套地区在社会治理模式上的重大变迁,及其对于充实边疆的积极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