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玉米灰斑病时空流行动态研究及产量损失测定
【6h】

玉米灰斑病时空流行动态研究及产量损失测定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知识产权和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玉米灰斑病流行学研究进展

第二章生物数学模型建立、数据处理和模拟

第三章玉米灰斑病菌流行生物学基础研究

第一节温度对玉米灰斑病菌菌丝生长影响模型

第二节玉米灰斑病菌菌丝生长与pH值关系模型

第三节玉米灰斑病菌产孢及其萌发研究

第四节玉米灰斑病病斑潜育期比较研究

第五节玉米灰斑病菌侵染概率比较

第六节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玉米灰斑病时间动态研究

第一节2004年玉米灰斑病时间动态模型

第二节2005年玉米灰斑病时间动态模型

第三节玉米灰斑病多个气象因子影响模型

第四节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玉米灰斑病空间流行动态研究

第一节富友1号品种上玉米灰斑病空间流行动态模型

第二节高感郑单958品种上玉米灰斑病空间流行动态模型

第三节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玉米灰斑病产量损失研究

第七章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第三章附表

第四章附表

第五章附表

第六章附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玉米灰斑病(Cercosporazeae-maydisTehon&Daniels)是一种世界性玉米病害,给玉米生产造成重大损失。该病害病原菌适应性较强,发生范围较大,严重发生时引起损失可达60%~79%。国内外学者曾研究该病害流行时空动态,但没有明确该病害流行时期、传播距离和防治时间等问题,影响对该病害防治和管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应用多种数学原理建立生物数学模型,深入研究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模拟病害时空动态,同时测定产量损失,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本文通过人工接种,应用SAS软件模拟该病害时间动态,得到生物数学模型,可以反映该病害在沈阳地区发生与流行的时间动态,其中LOGISTIC模型Y=1/(a+bEXP(-ct))是反映玉米灰斑病病情或病斑数随时间增长的最佳模型,其次为GOMPOERTZ模型Y=aEXP(bEXP(ct))和指数模型Y=aEXP(bt)等。多因子LOGISTIC模型Y=1/(f+exp(at+bT+cH+dJ+e))可以描述病情指数(或病斑数)随时间t、有效积温T、累积相对湿度H和累积降雨量J的变化过程。 2.本论文首次推得玉米灰斑病流行的三个时期,其中指数增长期是从玉米出苗开始到7月上旬,逻辑斯蒂期从7月上旬到8月下旬,衰退期从9月上旬到玉米生育期结束。该病害最佳防治时间在6月中旬到6月下旬左右,此推导结果符合玉米灰斑病发生、发展的生物学规律。 3.由于国内外少见该病害流行空间动态研究报道,本文通过人工接种研究该病害在沈阳地区发展的空间动态,得到如下结论:玉米灰斑病呈中心式传播,指数模型Y=EXP(ax+b)和Y=EXP(aEXP(bx+c))可以较好地反映单叶病斑数随单向距离增长情况。高斯模型Y=EXP(ax2+bx+c)是反映该病害沿垄向和垂直于垄向方向增长情况的最佳模型。模型Y=EXP(ax2+bx+c)中b的值不为0,揭示风可使接种中心发生偏移,导致不对称状态,因此得到该病害空间分布情况与风速和风向等因素有关。 本论文首次研究出带有(x2+y2)形式模型和带有(a(x2+y2)+bx+cy+d)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该病害田间增长过程。其中幂函数模型Y=a(x2+y2)c和模型EXP(a(x2+y2)+bx+cy+d)效果相对最好,在不同品种和不同环境条件,可以导致不同圆型和椭圆型等病情线。 4.在玉米品种富友1号上,玉米灰斑病最远传播距离约20~40m,在郑单958上最远传播距离约26~50m,都小于50m。本论文首次确定玉米灰斑病在不同地点最佳防治时间为8m处0~94d、16m处0~110d、20m处0~120d、24m处0~130d和28m处0~141d。 5.为准确界定玉米灰斑病导致玉米产量损失大小,研究了玉米灰斑病对海禾、铁单、屯玉系列品种等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情况,为玉米灰斑病和其他病害的防治提供借鉴。得到玉米灰斑病的病害级别基本为1级、3级和5级,这三个级别对产量有严重影响,但是有一定的差异,损失在10%~50%之间,其中病害5级时,屯玉13和屯玉38损失达到40%~53%。玉米灰斑病对百粒重、穗长、行粒数、穗粗等特征有显著影响,对行数等产量构成因子没有显著影响。 6.模拟研究玉米灰斑病菌生物学特性,从理论上得出该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其中模型y=x1.2926(28.15-x)0.1743exp(-2.4947exp(-0.0507t))能较好反映灰斑病菌菌丝随温度生长情况,反映温度对菌丝生长影响不是对称分布形式,而是偏态分布形式。模型Y=EXP(-(aph2+bph+ct2+dt+e))等反映不同pH值条件下,玉米灰斑病菌菌丝生长呈现对称形式,最优模型为Y=EXP(-0.0123ph2+0.1432ph-0.00030t2+0.0352t+0.3879)。本论文首次从理论上推导得到该病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8℃,最适pH值为5.82。 7.在注射接种条件下,玉米灰斑病在自交系上潜育期为12.5d,杂交品种上潜育期为是14~15d,潜育期因接种方式和品种不同而有较大差异。高感杂交品种有掖单2、铁单16和辽单37等;中感品种有辽单120、铁单17、沈单12和新铁单10等;感病品种有丹玉90、沈农1号和沈单14等。 本论文创新点为根据田间试验和生物数学模型推导,首次划分了玉米灰斑病流行时期,明确了该病害最远传播距离和田间最佳防治时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