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膀胱形态结构,功能,受体,凋亡及增殖因子变化的研究
【6h】

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膀胱形态结构,功能,受体,凋亡及增殖因子变化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及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论著摘要

英文论著摘要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逼尿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第二部分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逼尿肌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受体的改变以及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反应

第三部分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对生长因子TGF-β1、bFGF和增殖、凋亡相关因子PCNA,Bax表达的影响

综述膀胱出口梗阻对逼尿肌功能影响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遣尿肌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目的:建立大鼠膀胱出口模型,分成四组,观察不同时期膀胱形态,超微结构及膀胱收缩功能的改变。 结论: 1.膀胱出口梗阻早期,膀胱重量增加明显,梗阻晚期,容量增加明显。 2.膀胱出口梗阻后,对电刺激的反应能力增加,后期减弱。 3.膀胱出口梗阻后,细胞的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随着梗阻时间的延长,进行性加重。 4.膀胱口梗阻后,早期以逼尿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为主,晚期纤维结缔组织占优势。第二部分: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逼尿肌肾上腺素能和胆碱能受体的改变以及对激动剂的反应 目的:通过放射配基法检测膀胱胆碱能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变化,以及其对激动剂的反应。 结论: 1.膀胱出口梗阻后,M受体密度呈上调趋势,梗阻时间延长后,密度下降。 2.‘膀胱出口梗阻后,αl受体密度变化不大,梗阻后期略有降低。 3.膀胱出口梗阻后,β受体密度呈上调趋势,梗阻后期略有降低。 4.膀胱出口梗阻后,M受体,αl受体和13受体的亲和力无变化。 5.膀胱出口梗阻后,早期对氯化氨甲酰胆碱和异丙肾上腺素反应增强.晚期减弱。第三部分:大鼠膀胱出口部分梗阻后对生长因子TGF-β1、bFGF和增殖、凋亡相关因子PCNA,Bax表达的影响 通过western blot检测TGF、bFGF,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CNA,Bax在大鼠膀胱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膀胱演变中的作用。取实验一各组各5只大鼠,处死大鼠后,分离切除膀胱,去除膀胱周围脂肪组织及结缔组织,将膀胱标本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用于免疫组化,一部分提取总蛋白,用于Western blot。 结论: 1.膀胱出口梗阻后,TGF-β1在梗阻后呈上升趋势。 2.膀胱出口梗阻后,bFGF呈现进行性上升趋势。 3.膀胱出口梗阻后,微血管密度增加,后期增加不明显。 4.膀胱出口梗阻后,PCNA表达量轻度增加,后期下降。 5.膀胱出口梗阻后,Bax表达量呈现进行性上升趋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