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土区土壤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驱动力分析及评价——以双城市为例
【6h】

黑土区土壤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驱动力分析及评价——以双城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知识产权和使用授权的说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

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3.1土壤各元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3.2土壤各元素的空间变异特征

3.3土壤各元素空间分布特征

3.4土壤各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驱动力分析

3.5土壤各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的驱动力分析

3.6土壤各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3.7土壤各微量元素丰缺评价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为研究黑龙江省南部黑土区重金属和微量元素的空间变异规律,探讨其主要驱动因子,本文应用GIS技术和地统计学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南部典型黑土区双城市,基于双城市1:5万土壤类型图和地形图,通过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双城市土壤全铜、全锌、全铅、全镍、全镉5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和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和有效锰4种主要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异规律及主要驱动力因子;应用克立格法进行线性无偏最优插值,制作出分辨率为250m×250m的双城市土壤各重金属元素和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分布图,并对研究区重金属含量进行了污染评价,对微量元素含量进行了丰缺评价。 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各元素空间分异规律如下:全铜和全镍呈东高西低的趋势,全铅呈南高北低的趋势,全锌和全镉分别表现为块状分布和岛状分布的特点。有效铜和有效锌表现出与其全量相似的趋势;有效铁表现为东高西低的趋势,有效锰分布比较零散。 影响重金属元素空间分布的驱动力因子主要有人为因素(乡镇、道路、火葬场、畜牧场、各种工厂等)和自然因素(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类型、高程等)。影响微量元素空间分布的驱动力因子主要有全量、土壤pH、有机质和土壤类型。 经过单因子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数评价后,得出研究区土壤有93%以上的面积完全处于安全级和警戒级范围内;土壤微量元素有效态含量丰缺评价表明,4种微量元素均在适中水平以上,除有效锌适中水平土壤面积占84.0%外,研究区其他3种元素均有绝大部分(96%以上)处在丰富或很丰富水平,为研究区成为一个优质的商品粮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