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巴脱羧酶在胃癌腹腔冲洗液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
【6h】

多巴脱羧酶在胃癌腹腔冲洗液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中文结构式摘要

英文结构式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胃癌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前言: 胃癌是源自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手段是胃癌根治术,术后5年生存率为大概为32%~40%,其中约30%~50%的患者发生腹膜转移,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胃癌腹膜转移的过程为:癌细胞浸透胃浆膜,向腹腔脱落,在腹腔内环境作用下形成有生物活性的脱落癌细胞,进而与腹膜粘附着床,增殖形成癌结节。 胃癌细胞脱落入腹腔后,其在腹腔内的生物学活动导致许多特异性分子的产生。通过检测这些特异性分子,不仅帮助我们分析阐明胃癌腹膜转移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还能作为腹膜转移特异性标志物提示腹腔中脱落肿瘤细胞和微转移灶的存在,进而帮助临床采取有效的阻断治疗。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肿瘤细胞相关抗原、细胞外基质及相应的降解酶类、粘附分子与细胞因子等。 以往一些研究表明,多巴脱羧酶[39](dopa decarboxylase,DDC)是胃癌侵袭转移过程中的重要因子。本研究用RT-PCR检测9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DDC mRNA的表达,探讨DDC与胃癌腹膜转移的关系,分析其在腹膜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并为今后胃癌的基因治疗以及预防转移提供新的靶点。 材料与方法: 1、标本采集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外科2005~2006年间胃癌患者的腹腔冲洗液标本92例。腹腔液标本静置5分钟后,以2000r/min离心10min,取部分沉渣HE染色、细胞学检查;其余沉渣深低温冰箱冻存,用于提取总RNA。胃癌原发病灶的侵袭深度、浆膜类型、大体类型、生长方式等临床病理因素按13版日本胃癌病理规约标准判定。 2、 提取腹腔冲洗液总RNA TRIZOL法提取胃癌腹腔冲洗液沉渣标本中的总RNA。取少量RNA用于含量及纯度测定,其余分装后置-70℃保存。 3、RT-PCR扩增各个分子mRNA (1)cDNA第一链合成用反转录试剂盒将总RNA逆转录成cDNA第一链。 (2)PCR扩增各个指标cDNA引物序列利用Primer 3.0软件设计,β-actin做内对照。 (3)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产物,用安莱图像分析仪扫描和Chemilmager5500软件分析半定量。 4、统计学分析 实验数据应用软件SPSS 11.5分析,选用X2检验和方差分析对数据进行分析。 1、RT-PCR结果 92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有57例检测到DDC mRNA,阳性率为62.0%,表达相对值为0.758+0.094。而10例良性疾病腹腔冲洗液中均未检测到DDC mRNA的表达。 2、DDC mRNA的表达与胃癌腹膜转移相关临床病理因素比较 通过统计分析可见,胃癌腹腔液中DDC基因的表达相对值随着肿瘤浸润深度的加深而显著增加,亦随着浆膜类型的恶变而显著增加(P<0.05);另外,DDC的表达相对值还与PLC检查结果及是否存在肉眼腹膜转移灶有关(P<0.05)。 结论: DDC与胃癌腹膜转移是密切相关的,通过RT-PCR方法检测胃癌腹腔冲洗液中的DDC mRNA可以用于胃癌腹膜转移的预测和腹膜亚临床转移的筛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