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去势对大鼠后肢缺血肌肉的影响
【6h】

去势对大鼠后肢缺血肌肉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语

声明

前言

实验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缺血导致骨骼肌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去势对大鼠后肢缺血肌肉组织的游离钙浓度及巨噬细胞浸润程度影响,明确雄激素对后肢缺血肌肉的作用。 实验方法: 96只雄性Wistar大鼠(200±50g)饲养于室温中,正常日光照明,自由进食和饮水。将这些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未手术)、单纯缺血组(单纯进行后肢缺血造模)、单纯去势组(单纯进行去势手术)和去势+缺血组(去势手术后2周,待血清睾酮水平稳定后,进行后肢缺血造模),每组24只。每组内的24只,再随机分成4小组,分别于术后第1w、2w.3w、4w处死。取血液样本测定血清睾酮值;采取趾长伸肌、比目鱼肌、腓肠肌的肌肉组织,匀浆后测定线粒体游离钙浓度;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CD68染色,观察肌肉内的巨噬细胞浸润情况。 实验结果: 去势后,大鼠的血清睾酮从术后24小时开始明显下降,并保持低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缺血组与对照组相比,各缺血肌肉内线粒体游离钙浓度均有升高,在术后第1周达到高峰,并且于第2周开始下降,术后第4周时,与术前大体相同。去势+缺血组的各肌肉内线粒体游离钙浓度变化趋势大体上与单纯缺血组相同,趾长伸肌组在术后第1、2周;比目鱼肌在术后第1、2、3周;腓肠肌在术后第2、3周,线粒体游离钙浓度明显高于单纯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术后第4周时,去势+缺血组与单纯缺血组的三组肌肉的线粒体游离钙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间点,单纯去势组与对照组的各组肌肉内线粒体游离钙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周,去势+缺血组的比目鱼肌中巨噬细胞浸润比较明显。 结论: 去势可加重大鼠缺血后肢肌肉损伤。比目鱼肌作为慢缩红肌对缺血缺氧的抵抗能力较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