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农村地区蒙古族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预测因素研究
【6h】

辽宁农村地区蒙古族人群高血压发病率及预测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辽宁省农村地区蒙古族人群高血压的发病率及预测因素。从而为辽宁农村高血压的防治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在阜新农村抽取4549名蒙古族非高血压人群(年龄≥35岁),平均随访28个月,评估高血压的发病率及预测因素。结果:经过平均随访28个月,34.5%的被调查者发展为临床高血压,发病率为每百人年14.16人,95%CI,13.52-14.82,女性,年龄,高血压前期,饮酒,超重和肥胖以及家族高血压病史均是农村蒙古族人群高血压发病的预测因素。研究中发现大多数新发的高血压患者未进行临床干预,仅有19.0%的新发患者进行了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然而,仅有1.34%(n=21)的患者的高血压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结果:
   在随访结束时,人群中有1569(34.5%)名发展为临床高血压,其中,正常血压组中有28.1%的被调查者发展为高血压,高血压前期组中有36.6%的被调查者发展为高血压。大多数新发现的患者未进行临床干预,仅有19.0%的新发患者进行了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然而,仅有1.34%(n=21)的患者的高血压状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发病率也随之增高。在蒙古族人群中,预测高血压发病率的独立预测因素有:女性、年龄、基线BMI、饮酒及家族史。高脂血症病史也被证实与高血压发病相关(HR1.262;95%CI,1.029-1.548)。与血压正常的对照组相比,高血压前期组中经过多因素调整后的高血压发病相对危险度为1.326(95%CI,1.170-1.502)。
   结论:
   中国农村地区蒙古族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而且预测因素也较多,新发高血压人群中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却较低。应注重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宣传及采取全面的高血压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农村地区蒙古族居民对高血压预测因素和相关知识的认识度,减少高血压的发病率及其危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