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柞蚕黄蚕和青黄蚕血统品种部分性状杂种优势及分子标记研究
【6h】

柞蚕黄蚕和青黄蚕血统品种部分性状杂种优势及分子标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文献综述

1杂种优势产生的遗传机理方面的研究

1.1超显性假说

1.2显性假说

2酯酶同工酶在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

3杂种优势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3.1分子标记产生多态的生物学基础

3.2分子标记的种类

3.3 ISSR技术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4分子标记技术在柞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4.1柞蚕种质资源研究上的应用

4.2柞蚕杂种优势机理研究上的应用

5本研究的意义

第二章柞蚕不同杂交组合的经济性状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秋季柞蚕生命力性状的调查

2.2柞蚕体重的测定结果

2.3柞蚕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蛹重的调查结果

3讨论

第三章柞蚕不同杂交组合饲料效率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春柞蚕饲料效率的杂种优势

2.2秋柞蚕饲料效率的杂种优势

3 讨论

第四章酯酶同工酶与柞蚕杂种优势关系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春柞蚕酯酶同工酶电泳及活性测定

2.2秋柞蚕酯酶同工酶电泳及活性

3讨论

第五章柞蚕杂交种及回交种的ISSR和RAPD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 ISSR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2.2 RAPD扩增产物的多态性

3 讨论

第六章柞蚕黄蚕和青黄蚕血统幼虫体色的遗传规律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柞蚕3龄幼虫杂交组合的体色分离结果

2.2柞蚕幼虫体色的吻合度测定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柞蚕品种选大1号、沈黄1号为材料,对杂交F1代、F2代及回交一代的部分经济性状、饲料效率、体色数量遗传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了这些性状的遗传规律;利用生理生化指标之一——酯酶同工酶进行研究,以阐明杂种优势产生的生理基础;采用RAPD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供试柞蚕组合的基因组DNA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柞蚕杂种优势产生的分子机制。结果如下: 1.柞蚕不同杂交组合部分经济性状的杂种优势。秋柞蚕除了XSF2代的产卵量杂种优势率为负值外,X与S的正反交F<,1>、F<,2>代均有正向杂种优势。SX的杂种优势率比XS略高,SXF2代的杂种优势率也比XSF2代高。回交一代介于杂交一代和杂交二代之间。 春SX的体重最高,XS次之,都有杂种优势;杂交二代没有杂种优势。秋季时XS的体重最高,SX次之,也都有明显的杂种优势。杂交二代没有杂种优势。春秋季的回交一代都介于正反交F<,1>、F<,2>代之间。 春季正反交F<,1>代的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蛹重都具有较高的杂种优势率。SX的杂种优势率比XS的高,XSF<,2>代的茧层量、茧层率有正向的杂种优势,其它的都为负向杂种优势。秋柞蚕比春柞蚕杂种优势率小。SX的杂种优势率比XS高,SXF<,2>代的杂种优势率比XSF<,2>代的小且都为负向杂种优势。 2.柞蚕不同杂交组合的饲料效率。春季,SX的食下量和食下量杂种优势比.XS为高,但是消化率和消化率杂种优势比XS低。同样SX的茧重转化效率和茧重转化效率杂种优势也比XS高,茧层生产率和茧层生产率杂种优势率反而低。SX和XSF<,2>代的四个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有的杂种优势率为负值。回交一代的平均食下量、消化率、茧重转化效率、茧层生产率都比杂交一代低,但比杂交二代高。 秋季,SX的食下量和消化率及它们的杂种优势率都比XS高,F2代的食下量和消化率及杂种优势率都比较低,其中食下量杂种优势率为负值。XS和SX的回交一代食下量和消化率居于两者之间。 3.柞蚕杂种优势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研究表明,柞蚕血淋巴、中肠提取液及脂肪体酯酶同工酶电泳出现了“杂种酶带”和“互补酶带”。SX的酶活性要比XS要高,具有杂种优势。雄柞蚕血淋巴酯酶同工酶活性大于雌柞蚕,而中肠消化液酯酶活性小于雌柞蚕;F<,1>代具有杂种优势,F<,2>代无杂种优势。血淋巴、消化液的酶活性均随龄期的增加而增强,5龄盛食期达最大值,然后再降低。回交一代的性状介于杂交一代和二代之间。 4.柞蚕不同组合的ISSR和RAPD分析。ISSR-PCR共扩增出特异性的扩增位点(即非亲性扩增位点)4个,RAPD为5个,分别占总数的3.54%、6.76%。9个ISSR引物对13个柞蚕群体总共扩增出113条带,每个引物扩出的带数从9.19,平均为12.56,多态性比率为79.65%。8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74条带,每个引物扩出的条带从6.12,平均为9.25,多态性比率为87.84%。二者比较ISSR扩增出的带数多但其多态性比率没有RAPD高。 ISSR引物中的13、15、16、18、19和RAPD引物中的R1、R2、R5、R7、R8可以很好地区分X、S及其正反交杂种F<,1>代。 5.柞蚕幼虫体色的遗传。绿色的X与黄色的S两亲本的杂交F1代幼虫体色为青黄色,F2代出现体色分离现象,体色分别为绿色、青黄色和黄色,分离比为1:2:1。杂交F<,1>代用X回交,产生的后代有两种体色即绿色和青黄色,比例为1:1;用S回交产生的后代也有两种体色即黄色和青黄色,分离比为1:1,表明柞蚕黄蚕及青黄蚕幼虫体色为不完全显性遗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