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临床意义的研究
【6h】

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临床意义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英文缩略语

论文 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临床意义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纤维化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9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肝病的患者共114例。其中男79例,女35例,年龄32~66岁,平均42.2±10.1岁;急性肝炎(AH)21例(男16例,女5例),慢性迁延性肝炎(CPH)32例(男22例,女10例),慢性活动性肝炎(CAH)28例(男21例,女7例),肝硬化(LC)33例(男20例,女13例)。所有病人均根据其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并按照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修订的诊断标准而确诊。另选健康对照组30例,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29~61岁,平均45.7±11.0岁,均为健康体检者,肝功能正常,无糖尿病、肝胆及肾脏疾病病史,各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为阴性。各组之间年龄、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果:
   在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发展中,血清HA、LN、PCIII、IV-C的阳性率逐渐增加。
   各肝病组的血清HA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除急性肝炎组的血清LN、PCIII、Ⅳ-C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外,慢性迁延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肝硬化组的血清LN、PCⅢ、Ⅳ-C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慢性迁延性肝炎组比急性肝炎组、慢性活动性肝炎组比慢性迁延性肝炎组、肝硬化组比慢性活动性肝炎组,血清HA、LN、PCⅢ、Ⅳ-C含量均升高,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且慢性活动性肝炎组比慢性迁延性肝炎组的血清HA升高的幅度较其余肝纤维化指标升高的幅度大。
   结论:
   1、血清HA、LN、PCⅢ、Ⅳ-C均随着AH、CPH、CAH、LC的发展逐步升高,可作为判断肝纤维化的指标。
   2、对血清HA的检测可能有助于于CPH与CAH的鉴别诊断,动态检测血清HA水平对评估肝病的发展趋势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