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6h】

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缩略语

前言

材料与方法

实验结果

讨论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右美托咪定在腹腔镜手术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D1组(右美托咪定持续泵注组)、D2组(右美托咪定单次给药组)、C组(对照组)。其中D1组于气管插管后以0.4μg/(kg·h)的输注速度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至手术结束前30min; D2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单次静脉注射0.5μg/kg右美托咪定(稀释于20ml),10min泵注完毕;C组于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20mml生理盐水,10min泵注完毕。三组患者麻醉诱导方法相同且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以BIS值作为判断麻醉深度的指标,使术中BIS值维持于40-50,根据BIS值和患者的心率、血压调节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控浓度以维持麻醉。
  记录患者入室后安静状态下(T0)、停止全部静脉麻醉药时(T1)、意识恢复时(T2)、气管导管拔除时(T3)、气管导管拔除后5min(T4)、气管导管拔除后10min(T5)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呛咳、躁动的发生情况和拔管后5min的Ramsay镇静评分;离开PACU前的呼吸抑制和寒颤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追加止疼药的例数、术后2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记录麻醉期间丙泊酚和右美托咪定的使用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量。
  结果:
  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入室的SBP、DBP和HR等一般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1、T2、T3时,C组的HR.明显高于D1组和D2组;在T3、T4时D1组的SBP明显低于C组,在T2-T5时D2组的SBP均明显低于C组;在T3时D1组的DBP明显低于C组,在T1-T4时,D2组的DBP明显低于C组;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SpO2均在95%-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1组和D2组的丙泊酚用量均少于C组,而D1组的节约量更明显;D2组与C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D1组和D2组拔管后5min的Ramsay镇静评分均明显高于C组;D1组、D2组拔管时呛咳、躁动、术后追加止疼药和术后2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C组;三组患者术后寒颤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D1组的阿托品使用量较D2组和C组多;三组患者麻黄碱的使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患者均未出现需要药物处理的严重高血压和心动过速。
  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提高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的全麻苏醒质量,降低了拔管时的呛咳和躁动的发生率,减轻了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手术结束前30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可以使全麻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且不影响苏醒和拔管时间;手术中持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可以显著减少术中丙泊酚的使用量,但会增加心动过缓的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