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林蛙和髭蟾蝌蚪的特征及可塑性研究
【6h】

林蛙和髭蟾蝌蚪的特征及可塑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林蛙属Rana和趾沟蛙属Pseudorana某些物种的有效性、分类地位问题近十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而且国内对蝌蚪表形可塑性的研究基本为空白。本文以趾沟蛙属的威宁趾沟蛙P.Weiningensis、越南趾沟蛙P.Johnsi、桑植趾沟蛙P.Sangzhiensis、张村蛙R.Zhengi与高原林蛙R.Kukunoris、峨眉林蛙R.Omeimontis、寒露林蛙R.Hanluica、猫儿山林蛙R.Maoershanensis、镇海林蛙R.Zhenhaiensis、峨眉髭蟾V.Boringii和瑶山髭蟾V.Liui yaoshanensis的蝌蚪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蝌蚪的外部形态、口器外部结构及口腔内表面结构等方面来探讨趾沟蛙和髭蟾的分类地位和蝌蚪的表形可塑性。主要结果如下:
   一、首次对高原林蛙、峨眉林蛙、寒露林蛙、猫儿山林蛙、镇海林蛙、威宁趾沟蛙、越南趾沟蛙、桑植趾沟蛙和张村蛙的蝌蚪的外部形态及口腔内表面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支持将我国林蛙属的物种划分为中国林蛙、黑龙江林蛙和长肢林蛙三个种组,同时支持张村蛙、桑植趾沟蛙为一个有效种。
   二、在趾沟蛙和林蛙成体外部形态、染色体和骨骼描述的基础上,将蛙科三亚科9属间蝌蚪的口腔内部结构进行比较,并对林蛙属和趾沟蛙属的17种蝌蚪的形态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支持趾沟蛙属为一个无效属的观点,其所辖物种和张村蛙应归为林蛙属。
   三、镇海林蛙、峨眉髭蟾和瑶山髭蟾蝌蚪的表形可塑性研究表明,不同地域环境,水温、天敌、同域其他蝌蚪等食物竞争者不同、食物来源和组成不同,均可导致蝌蚪表现出相应的表形可塑性。
   四、通过对瑶山髭蟾和峨眉髭蟾蝌蚪的详细研究和比较分析,我们认为桑植的髭蟾蝌蚪具有瑶山髭蟾蝌蚪的形态性状,应为瑶山髭蟾。
   五、编制中国林蛙蝌蚪的检索表,进一步明确了蝌蚪种间的差别,并为其野外的鉴定、种群动态的监测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李晶尧;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学科 动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丕鹏;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Q959.53;
  • 关键词

    林蛙; 髭蟾蝌蚪; 可塑性分析; 种群特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