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蜗寄蝇族分子系统学研究(双翅目:寄蝇科)
【6h】

中国蜗寄蝇族分子系统学研究(双翅目:寄蝇科)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蜗寄蝇族概述

1.2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的概述

1.3分子系统学概述

1.4系统发育树的原理及构建方法

1.5国内外研究现状

1.6研究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标本的收集、整理

2.2实验仪器和试剂

2.3实验方法

第三章 测序结果及基因序列结构特征

3.1 PCR扩增产物结果

3.2 PCR扩增产物测序

3.3 NCBI数据库下载序列

3.4 碱基组成分析及偏向性

3.5密码子使用情况

第四章 中国蜗寄蝇族系统发育分析

4.1贝叶斯系统发育树

4.2最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

4.3 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

4.4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

第五章 结果与讨论

5.1碱基组成

5.2碱基替换

5.3遗传距离

5.4中国蜗寄蝇族各属系统发育关系

5.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蜗寄蝇族Voriini是长足寄蝇亚科族中最大的族,目前在中国已知有22属69种;其区别于长足寄蝇亚科中的其他12族的结构特征为头部侧颜多具鬃或毛, R1脉和 R4+5脉基部多具小鬃。本族寄蝇是重要的农林业天敌昆虫,多寄生于尺蛾科 Geometridae,粉蛾科 Pieridae,毒蛾科 Lymantriidae,夜蛾科 Noctuidae,天蛾科Sphingidae,弄蝶科 Hesperiidae等鳞翅目幼虫体内,也有寄生于膜翅目Hymenoptera叶峰总科的记述。另外,蜗寄蝇族也在传粉昆虫中有一定作用。
  本研究所选蜗寄蝇族8属9种,其28S rRNA基因平均长度为449.1bp,碱基平均含量为T=36.5%, C=11.34%, A=36.7%, G=15.4%,A+T含量73.2%;COI基因平均长度为635bp,碱基平均含量为T(U)=39%, C=15.7%, A=30.2%, G=15.2%。,A+T含量69.2%,其中第三位点A+T含量最高,达到92.9%。表现了昆虫碱基序列的基本特点。
  通过分析蜗寄蝇族8属9种的28SrRNA基因遗传距离情况,显示转换+颠换在0.002-0.114之间;COI基因遗传距离分析显示,转换+颠换在0.048-0.344之间。以麻蝇科常麻蝇为外群,分别以贝叶斯法、邻接法、最大似然法、最简约法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所得到的系统发育关系基本一致。本研究构建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裸盾寄蝇属与((瑟寄蝇属+蜗寄蝇属)+柔毛寄蝇属)系统发育关系较近,组成单系,瑟寄蝇属与蜗寄蝇属互为姊妹群,驼寄蝇属Phyllomya与隐寄蝇属 Thelyconychia亲缘关系较近,组成单系;柔毛寄蝇属与(瑟寄蝇属+蜗寄蝇属)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中,裸盾寄蝇属与(瑟寄蝇属+蜗寄蝇属)较近的结果与形态系统发育分析结果相矛盾。通过系统发育树结果与形态特征共同分析,筒寄蝇属和瘦寄蝇属虽然合在一起,系统发育关系较近,但支持值较低;这两属与蜗寄蝇族其它属虽能合在一起,但支持值较低。因此,筒寄蝇属和瘦寄蝇属与本族其它属亲缘关系较远,不能确定为姊妹群关系;这两属与外群一道组成与其它蜗寄蝇族的属形成并系。首次从分子系统学角度分析了中国蜗寄蝇族各属的系统发育关系,改进了对中国蜗寄蝇族形态分类系统各属级阶元关系的认识。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