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
【6h】

我国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模式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问题的提出

(一)新时期中小学道德教育实践需要理论指导

(二)我国道德教育政策体系对中小学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我国德育模式理论研究亟待回应新时期的学校德育问题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文化

(三)德育模式

四、文献综述

(一)德育模式内涵的研究

(二)德育模式类型的研究

(三)德育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历史比较法

六、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文化和德育模式的关系

一、文化对德育模式的影响

(一)文化影响德育目的的确定

(二)文化影响德育内容的选择

(三)文化影响德育方法的选择

二、德育模式对文化的影响

(一)德育筛选文化的功能

(三)德育创造新文化的功能

第三章 我国文化政策演进下的德育模式分析

(一)翻译引进西方德育模式思想成为热潮

(二)德育方法由灌输趋向于交流沟通

(三)德育教师缺乏理论基础

(四)学术研究与实践相脱节,德育模式单一

二、先进文化建设政策时期(1997-2012)德育模式分析

(一)德育模式理论研究打开视野

(二)德育模式类型多样化

(三)德育模式注重学生主体性

(四)文化自觉成为德育模式建构的趋势

(五)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引起重视

(六)德育教师专业化研究日益增多

三、文化自信政策时期(2012-至今)德育模式分析

(一)出现文化德育模式雏形

(二)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德育内容

(三)德育教师专业化理论体系日益完善

第四章 文化自信背景下的德育模式建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特色校园文化建设

二、建构蕴含文化性的德育综合课程

(一)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以人为本

(二)让德育课程与生活相融合,以实践育人

(三)挖掘德育综合课程中的文化要素,以文育人

(四)德育综合课程实施方法的多元化

三、教师德育专业化建设

(一)教师德育专业化的内涵

(二)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的策略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教育与文化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道德是教育的首要目的,德育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模式作为德育理论与德育实践的桥梁,构成了理解和研究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视角。德育模式的构建既要汲取道德教育的科学认识,又要依托于特定社会的文化背景。 本文主要研究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模式的建构问题。第一章,研究问题的提出。分别从我国学校道德现状以及道德教育政策、理论和实践角度指出德育模式研究对于解决中小学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重要性。第二章,论述了文化与德育模式的关系,文化影响德育目的的确定,德育内容和德育途径的选择;德育的文化功能体现在德育培养特定文化所需要的人,并通过培养的人筛选、传承和创造文化。第三章,论述了1987年十三大以来我国文化开放政策背景下、先进文化建设政策背景下和文化自信政策背景下德育模式的特点。第四章,提出了文化自信背景下建构德育模式应该采取的措施: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德育综合课程建设和提升教师德育专业化水平三个方面。

著录项

  • 作者

    许珂;

  •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赵爽;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文化背景; 学校德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