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研究——以中国黄海沿岸地区为例
【6h】

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研究——以中国黄海沿岸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0引言

0.1研究的目的及要解决的问题

0.2研究地域的界定

0.2.1近岸海域范围的界定

0.2.2近岸海域污染调控范围的界定

0.2.3研究地域范围的界定

0.3研究的框架

0.4立题的依据——黄海沿岸海域环境状况的分析

0.4.1黄海海域环境状况

0.4.2海洋污损事件频发,环境灾害不断

1近岸海域海陆一体化调控模式构建

1.1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机理

1.1.1海洋污染内涵的界定

1.1.2海洋污染的机理——主要是单向输入的陆城外部不经济性

1.1.3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机理

1.2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模式的构建

1.2.1海洋污染调控的回顾

1.2.2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的模式

2黄海沿岸区域经济发展及结构分析

2.1区域经济发展状况

2.1.1区域经济总量迅速扩张,但在省城经济中的地位有所削弱

2.1.2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2.1.3海洋经济发展

2.2黄海沿岸经济地城结构分异

2.2.1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2.2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2.3海岸带区域的经济地域结构

3黄海沿岸地区经济发展污染响应分析

3.1黄海近岸海域污染物排放量的变化

3.1.1工业污染物(主要是工业废水)排放绝对总量减少,相对比重上升

3.1.2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处理能力较低

3.1.3经济发展与环境相互协调,工业废水排放的增加速度低于经济发展的速度

3.1.4环境管理与环境政策的效能

3.2工业废水排放变化的统计解释

3.2.1要解决的问题

3.2.2解释的数据选择

3.2.3解释模型的选择

3.2.4分析结果

3.3环境地域结构

3.3.1工业废水排放量的地域结构

3.3.2环境地域结构的分析

3.4黄海沿岸地区经济地域结构与污染地域结构的关联分析

4.21世纪初黄海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影响因子分析

4.1 自然环境障碍是影响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改善的定常变量

4.1.1地理位置、构造格局及海底地势阻滞了污染物的输移、扩散

4.1.2曲折的岸线、众多的入海河流加剧了海城污染程度

4.1.3封闭性的环流系统更不利于污染物的运海输送

4.2经济发展无形中增大了环境压力

4.2.1追求经济总量增加的区域目标往往忽视了经济的集约、高效发展

4.2.2工业化——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调——制约着海域环境质量的改善

4.2.3非国有经济的空间组织临海集聚带来了沉重的环境压力

4.3经济水平低决定了环境改善非积极性

4.4海洋经济发展对海域环境改善的影响

4.4.1经济总量的增加不可避免带来污染物的增加

4.4.2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将带来污染物的变化

4.5海洋管理中的问题

4.5.1“运动员和教练员”集于一身的海洋管理不利于环境质量改善

4.5.2缺乏公共参与的海洋管理不利于环境管理跨行业运作

4.5.3海陆割裂的海洋环境管理不利于海城环境保全

5黄海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分区模式

5.1模糊聚类的方法与步骤

5.1.1指标的选择

5.1.2论域的界定

5.1.3数据处理及标定

5.1.4模糊聚类

5.2各调控区经济——环境系统特点

5.2.1丹东区

5.2.2大连区

5.2.3烟台、成海、青岛区

5.2.4日照、连云港、盐城区

5.2.5南通区

5.3调控对策

5.3.1海陆一体化调控

5.3.2海域污染要分区调控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海岸带地区是海陆相互作用比较剧烈的区域.海洋污染作为海陆交汇作用的结果,引起了多学科的广泛注意.尤其是在21世纪——海洋世纪到来之际,如何保持海岸带地区经济——环境的协同整合发展,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更是引人关注的焦点所在.本文以近岸海域的污染防治为研究视点,以海岸带为地域研究范畴,系统考察了近岸海域污染的空间链武发展机制和外部不经济性单向输入的环境经济学基础,据此,解释了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化调控的运行机理.中国黄海海域是环境与经济冲突比较剧烈的地区.在系统考察黄海海岸带地区社会经济地区结构和污染物排放地域结构的基础下,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关联机制,分析了海洋环境质量改善的各个影响因子,构建了黄海近岸海域污染海陆一体调控分区战略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