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关系研究
【6h】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消费函数主要理论

1.3.2 国内消费函数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主要创新

2 时间序列模型理论

2.1 时间序列定义

2.2 平稳时间序列定义

2.2.1 严平稳序列

2.2.2 宽平稳序列

2.3 非平稳性的检验

2.3.1 数据图检验法

2.3.2 自相关,偏相关函数检验法

2.3.3 游程检验法

2.3.4 单位根过程与检验

2.3.5 逆序检验法

2.4 AIC准则

2.5 平稳时间序列模型

2.5.1 自回归模型

2.5.2 移动平均模型

2.5.3 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2.6 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的建立

2.6.1 协整关系及定义

2.6.2 协整检验

2.6.3 误差修正模型

2.6.4 建模步骤

2.7 Granger因果检验

3 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研究

3.1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变化及特征

3.1.1 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变化

3.1.2 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

3.2 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模型研究

3.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2.2 数据的特征分析

3.2.3 数据的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3.2.4 序列的协整检验

3.2.5 误差修正模型

3.2.6 格兰杰因果检验

3.3 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进一步分段研究

3.4 比较两种模型

4 建议和结论

4.1 建议

4.2 结论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消费是我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费的研究称得上是百家争鸣,百家齐放。不同时期的经济学家从不同方面对消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创立了各种学说如绝对收入假说、相对收入假说、持久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等等。其理论给我们生活起了指导作用,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明显消费不足。这种形式不利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扩大内需是发展经济的基本立足点。而在制约消费的众多因素中,收入起决定作用,不仅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总体生活消费水平,而且直接关系到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化。
   本文主要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践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讨论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协整关系问题。其实际模型采用的是我国城镇居民1980—2009年的数据,主要思想借鉴了国内外学者对收入与消费的研究成果,利用了ADF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EG、误差修正模型ECM、格兰杰因果检验Granger等计量经济理论。进一步对30组数据进行了整体和分段讨论研究,并比较了整体研究和分段研究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的收入与消费存在长期均衡、短期动态的协整关系。分段的研究更真切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阶段时期收入与消费的密切的关系。随后我们发现要扩大城镇居民消费还有很大空间,所以提出了一些建议如要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整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完善工资政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消费信贷制度;利用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等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