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信息系统数据库构建及湿地景观分析
【6h】

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信息系统数据库构建及湿地景观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3S技术在湿地资源信息系统建立中的应用

1.2.1 国际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1.2.2 国内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1.2.3 3S技术在湿地信息系统建立中存在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资源

2.1.4 水资源

2.1.5 生物资源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平台的比较选择

2.3.2 数据收集及预处理

2.3.4 数据库的建立

2.3.5 湿地景观指数计算

2.3.6 技术路线

3 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

3.1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3.1.1 数据来源

3.1.2 数据预处理

3.2 遥感影像解译

3.2.1 辽宁沿海经济带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3.2.2 遥感影像解译

3.2.3 解译结果检查

3.2.4 生成土地利用现状图

3.3 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信息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3.3.1 空间数据库

3.3.2 属性数据库

3.3.3 完成数据库

4 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景观格局分析

4.1 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类型、面积及空间分布

4.2 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景观格局

5 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辽宁沿海区域有多条河流注入黄、渤二海,滋育了类型多样的滨海湿地资源。长期以来,这些湿地资源不仅维持了区域环境的生态平衡,同时在辽宁省海洋产业结构、环渤海区域海洋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本文以辽宁沿海经济带2010年夏季相Landsat7-ETM影像数据、行政区划数据、五大工业园区分布数据、自然保护区分布数据为基础数据源,利用Geodatabase数据模型,构建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采用景观相对丰富度指数和景观多样性指数,分析了201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资源景观空间分异特征;基于辽宁沿海经济带2007年和2010年的湿地资源数据,揭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为:
  (1)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由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构成,空间数据库数据包括辽宁省行政区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县级行政区划、辽宁沿海经济带2007年、2010年湿地、非湿地资源现状分布、辽宁沿海经济带浅海水域、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自然保护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五大工业园区;属性数据库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行政区属性表、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资源属性表、辽宁沿海经济带非湿地资源属性表、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自然保护区属性表、辽宁沿海经济带五大工业园区属性表。
  (2)201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资源总面积为719955.58hm2。从湿地类型看,平原水田面积最大,为400815.29hm2,占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总面积的55.67%,盐碱地、盐田和山地水田较小,分别为572.15hm2、302.64hm2和229.02hm2,占总面积的0.08%、0.04%和0.03%;从湿地分布区域看,盘锦市湿地面积最大,为267542.95hm2,占辽宁沿海经济带湿地总面积的37.16%,葫芦岛市最小,为35233.3hm2,占总面积的4.89%;从湿地景观相对丰富度指数看,丹东市最大,为0.92,表明丹东市湿地资源类型最多,湿地景观最丰富,盘锦市最小,为0.58,表明盘锦市湿地资源类型最少,湿地景观较为单一;从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看,葫芦岛市最大,为1.63,表明葫芦岛市湿地景观分布较均匀,营口市最小,为0.47,表明营口市湿地景观分布不均匀。
  (3)2007-2010年间,葫芦岛市湿地景观相对丰富度指数变化最大,变化幅度为-25.56%,大连市变化幅度最小,为3.75%;丹东市湿地景观多样性指数变化最大,变化幅度为-24.84%,葫芦岛市变化最小,为-0.61%;大连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唯一一个湿地景观相对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增加的城市,表明大连市湿地景观种类有所增加,同时湿地景观结构复杂性也有所增加,湿地景观分布趋于均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