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全息AdS/QCD分布振幅重到轻矢量介子遍举衰变的研究
【6h】

基于全息AdS/QCD分布振幅重到轻矢量介子遍举衰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引言

2 光锥求和规则

2.1 光锥展开

2.2 利用光锥求和规则计算重到轻跃迁形状因子

3 全息AdS/QCD分布振幅

3.1 AdS/QCD光前波函数的导出

3.2 ρ介子全息AdS/QCD分布振幅

3.3 K*介子全息AdS/QCD分布振幅

4 利用全息AdS/QCD分布振幅研究D→ρ跃迁的形状因子和半轻衰变

4.1 ρ介子全息AdS/QCD分布振幅

4.2 跃迁形状因子

4.3 衰变宽度与CKM矩阵元|Vcd|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重到轻介子遍举衰变是对粒子物理标准模型进行检验、对标准模型的基本参数进行确定及对可能的新物理信号进行寻找的重要场所。利用因子化方法,遍举衰变中非微扰的贡献可以通过跃迁形状因子和衰变常数表示。利用光锥求和规则计算重到轻介子的跃迁形状因子需要首先给出轻介子分布振幅。传统上,轻介子分布振幅是通过QCD求和规则得到的。近年来,M.Ahmady等人基于AdS/QCD对应原理导出了新的基态矢量介子全息AdS/QCD分布振幅,计算了B→ρ、B→K*跃迁形状因子并对B→ργ、B→K*γ进行了研究。与传统QCD求和规则给出的轻介子分布振幅相比,新的全息AdS/QCD分布振幅包含了介子中夸克动量分布更完整的信息。
  本文主要是基于全息AdS/QCD分布振幅,利用光锥求和规则对重到轻矢量介子遍举衰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在第二章对光锥求和规则的基本思想及利用该方法计算跃迁形状因子的主要步骤做了介绍。接下来在第三章,我们对轻矢量介子ρ、K*全息AdS/QCD分布振幅的导出进行了描述。这两章是本文的综述部分。第四章是本文的工作部分,我们基于ρ介子全息AdS/QCD分布振幅,利用光锥求和规则计算了D→ρ跃迁形状因子A1、A2、 A3、V。与以前其他方法的计算结果相比,本文给出的跃迁形状因子在整体上与最新光锥求和规则上的实验测量值符合的更好。在此基础上,我们对遍举半轻衰变D→ρlv进行了分析,计算D+→ρ0l+v、 D0→ρ-l+v过程的衰变宽度并通过与实验测量值的比较确定了CKM矩阵元|Vcd|。研究表明,利用D0→ρ-l+v过程确定的CKM矩阵元|Vcd|与粒子数据组给出的当前世界平均值符合的很好,D+→ρ0l+v对应的结果也在误差范围内与世界平均值一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