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波德莱尔精神领域“整体性”意识
【6h】

论波德莱尔精神领域“整体性”意识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现状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波德莱尔精神领域的整体性

(一)波德莱尔的两种精神意识形态

(二)精神领域整体性意识的成因

二、忧郁的精神呈现出对于美与理想的渴求

(一)忧郁精神的成因

1.灵魂得救之路的迷失

2.诗意栖居环境的消逝

3.商品时代人的“异化”

(二)忧郁精神的内蕴

1.人群中的孤独感

2.被异化的焦灼

3.精神荒原上的弃绝感

(三)忧郁的意象呈现出的美好祈求

1.消亡意象呈现出的对美的渴望

2.“废墟”呈现出对理想的企盼

三、探寻圆融和谐之美时的下堕

(一)探寻未知世界的新奇

1.罪恶深渊探寻美的花朵

2.想象力的运用

3.语言的“炼金术”

(二)下堕的表现

1.醉意中寻求梦幻

2.投身欲望的怀抱

3.对上帝的“反叛”

四、两种精神意识统一于永恒美的追寻之中

(一)丑与恶是催生善与美的酵母

(二)审美理想离不开丑恶的相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波德莱尔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为后世所敬仰,他的作品经久不衰,人们对其作品研究也不断地深入。他的生平经历、与其他作家和流派的关系、美学的现代性等业已为人所熟知。但是,波德莱尔的作品却如常青树一般永不衰落,历久弥新,其丰富的价值永远值得我们去探索。
  本文从波德莱尔的“整体性”意识入手,探索其精神世界,挖掘精神世界里两种不同的意识状态。从整体性的角度来对波德莱尔进行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诗歌作品、美学追求,而且对于我们当下社会有着借鉴的作用。本文首先谈到了波德莱尔精神领域的整体性意识,即在作品中展现的两种不同的精神意识状态:向上的对于圆融和谐理想的渴求,对于永恒之美的探寻;向下的堕落,寻求欲望的满足。文章接着谈到了波德莱尔这种精神领域的整体性意识形成原因。第二章中谈到了波德莱尔精神的忧郁原因和展现,接着通过对波德莱尔作品的分析展现出其忧郁精神掩盖下对于理想、永恒的美的渴求。第三章谈到了波德莱尔在寻求永恒之美的过程中的下堕,渴望欲望的满足。最后分析了波德莱尔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精神意识状态是统一于对于永恒之美的探寻之中。
  精神领域整体性意识是对波德莱尔作品研究分析重要的发现,对于心理生活的统一性感悟也是其留给人们的重要启示之一。诗人在对心理的统一性感悟中探寻永恒之美、理想世界的道路,构建了美学现代性这一价值体系,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令当下商品时代的人们以及拜金主义者得以反思和深省。

著录项

  • 作者

    马栋;

  • 作者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 学科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乔莉萍;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565.072;
  • 关键词

    法国诗歌; 波德莱尔; 整体性意识; 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