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冯德英长篇小说创作综论
【6h】

冯德英长篇小说创作综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影响冯德英小说创作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童年生活的影响

第二节 军旅生活的体验

第三节 齐鲁文化的熏陶

第二章 冯德英小说中的情怀展现

第一节 故土情怀的展现

第二节 人民情怀的展现

第三节 红色情怀的展现

第四节 历史情怀的展现

第三章 冯德英小说中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苦菜花》中的冯大娘

(一)艰苦岁月里,迷茫的心在觉醒

(二)万般苦难下,思想的转变

(三)携手抗战,母爱在升华

第二节 《迎春花》中的江水山

(一)朝气蓬勃,敢爱敢恨

(二)行事鲁莽、主观武断

(三)模板化,不符合现实

第三节 《山菊花》中的于震海等形象

(一)家境贫寒,成就孤胆英雄

(二)思想升华,担当革命重任

(三)积蓄革命力量,积极投身抗日战争

第四节 《染血的土地》、《晴朗的天空》中的杨日昌

(一)《染血的土地》中的杨日昌

(二)《晴朗的天空》中的杨日昌

第四章 冯德英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一节 现实主义创作特征分析

(一)在题材上注重对象的现实性

(二)在作品主客体的关系上注重客观性

(三)在艺术表现上注重描写的真实性

(四)与同期同类作品相比,真实性突出

(五)冯德英作品现实主义的局限性

第二节 情节特征分析

(一)丰富的故事推动情节

(二)人物性格的形成推动情节

第三节 语言特征分析

(一)乡土气息浓郁、方言和村言野语突出

(二)以绚丽的色彩语言表达丰富的主观情愫

(三)大量使用革命歌谣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冯德英曾是中国当代颇有影响的一位小说作家,他受到《洋铁桶的故事》的影响,以自己的家乡为写作背景,以自己熟悉的英雄为描写对象,以《苦菜花》一举成名,之后又有《迎春花》、《山菊花》问世,史称“三花”,影响广泛而深远。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又创作了《血染的土地》、《晴朗的天空》,另有《冯德英中短篇小说选》等。他的小说以浓厚的乡土气息、鲜明的人民立场、感人至深的人物形象而引人入胜,体现了一个军旅作家的英雄气节和扎根于齐鲁大地的文化情怀。
  然而,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对冯德英小说的评价和研究还很不够,这与他的创作成就和广泛影响还很不相称。有鉴于此,本文以冯德英的几部长篇小说为例,对其小说创作的成就、价值进行探寻,对他小说创作的影响因素、情怀展现、人物形象、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阐释。
  文章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影响冯德英小说创作的主要因素。本文认为,影响冯德英小说创作的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童年生活的影响、军旅生活的体验和齐鲁文化的熏陶。这三个主要方面给了他丰富的创作源泉,也体现了“以民为本”、“为民代言”的写作原则。
  第二部分,综合地论述了冯德英小说中所体现的四种情怀,分别是故土情怀(冯德英的思乡情感转化为对家乡风景和人物的描写,体现了作家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人民情怀(在齐鲁文化的影响下,他总是“代民立言”,为百姓着想,体现人民性,人民情怀贯穿其创作始终)、红色情怀(对为革命事业奋斗和奉献的英雄的崇拜之情)、历史情怀(重要历史阶段、历史事件的背景揭示,以及在这样的环境下百姓的生活遭遇,体现了作家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部分,论述了冯德英小说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分别分析了《苦菜花》中的冯大娘。冯大娘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形象,她代表了在革命中千千万万的英雄母亲形象。《迎春花》中的江水山,具有嫉恶如仇的鲜明性格,文中即论述了江水生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又指出了江水生这一人物形象塑造的缺点——“高大全”。《山菊花》中的于震海等人,于震海是一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在作品中有积极的作用,由他使穷苦的百姓了解了共产党。在他接受共产党的教育,由石匠变成一个合格的革命战士的过程中,对身边的人产生了积极地影响。《染血的土地》和《晴朗的天空》里的杨日昌是两部小说的主要人物,作品写出了他在错误的政策下,仍然对共产党敬重和热爱,相信有朝一日会恢复一切。
  第四部分,对冯德英小说艺术特征的分析。首先是现实主义创作特征。在题材上注重小说描写对象的现实性;在作品中注重主客体的客观性;在艺术上注重描写的真实性。其次是情节特征。论述了丰富的故事和情节发展的关系,在人物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对情节的推动作用。再次是语言特征。乡土方言突出;用色彩语言表达主观情绪;使用革命歌谣,有力地表达了主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