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种五环三萜类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抗癌活性研究
【6h】

四种五环三萜类衍生物的合成、表征及抗癌活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文献综述

1.1 抗肿瘤药物的分类

1.2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简述及药理作用

1.2.1 齐墩果酸的概述及药理作用

1.2.2 齐墩果酸的结构修饰

1.2.3 熊果酸的概述及药理作用

1.2.4 熊果酸的生物活性

1.2.5 甘草次酸的的概述及药理作用

1.2.6 积雪草酸的概述及药理作用

1.3 哌嗪的概述及药理作用

1.4 吗啉的概述及药理作用

2 实验部分

2.1 实验设计

2.1.1 scheme1的立题依据

2.1.2 scheme2-scheme4的立题依据

2.1.3 scheme5-scheme7的立题依据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试剂及药品

2.3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2.3.1 OA-1的合成与表征

2.3.2 OA-2的合成与表征

2.3.3 OA-3的合成与表征

2.3.4 OA-4的合成与表征

2.3.5 OA-5的合成与表征

2.3.6 OA-6的合成与表征

2.3.7 OA-7的合成与表征

2.3.8 OA-8a的合成与表征

2.3.9 OA-8b的合成与表征

2.3.10 UA-1的合成与表征

2.3.11 UA-2的合成与表征

2.3.12 UA-3的合成与表征

2.3.13 UA-4的合成与表征

2.3.14 UA-5的合成与表征

2.3.15 UA-6的合成与表征

2.3.16 UA-7的合成与表征

2.3.17 UA-8a的合成与表征

2.3.18 UA-8b的合成与表征

2.3.19 OA-9的合成与表征

2.3.20 OA-10的合成与表征

2.3.21 OA-11的合成与表征

2.3.22 OA-12的合成与表征

2.3.23 OA-13的合成与表征

2.3.24 UA-9的合成与表征

2.3.25 UA-10的合成与表征

2.3.26 UA-11的合成与表征

2.3.27 UA-12的合成与表征

2.3.28 UA-13的合成与表征

2.3.29 GA-9的合成与表征

2.3.30 GA-10的合成与表征

2.3.31 GA-11的合成与表征

2.3.32 GA-12的合成与表征

2.3.33 GA-13的合成与表征

2.3.34 AA-9的合成与表征

2.3.35 AA-10的合成与表征

2.3.36 AA-11的合成与表征

2.3.37 AA-12的合成与表征

2.3.38 AA-13的合成与表征

2.3.39 OA-14的合成与表征

2.3.40 OA-15的合成与表征

2.3.41 UA-14的合成与表征

2.3.42 UA-14的合成与表征

2.3.43 GA-14的合成与表征

2.3.44 GA-15的合成与表征

2.3.45 AA-14的合成与表征

2.3.46 AA-15的合成与表征

3 四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抗癌活性研究

3.1 实验方法

3.1.1 细胞培养

3.1.2 抗癌活性检测

3.2 结果与讨论

4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具有五环三萜母核的化合物都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抗菌、抗炎、抗HIV等药理活性,并且显示出了很好的保肝效果。但是由于五环三萜类化合物极性较小,生物利用率较低,使其在临床应用上受到限制。因此,我们分别以齐墩果酸、熊果酸、18β-甘草次酸和积雪草酸为原料,利用拼合原理,通过一系列的结构改造,增加极性、增强水溶性,以期得到抗癌活性好、毒性低、生物利用率高的五环三萜类衍生物。
  本论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对四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其药理作用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并展望了五环三萜类化合物的发展前景。
  第二部分:齐墩果酸、熊果酸、18β-甘草次酸和积雪草酸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表征。共合成了34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1.对齐墩果酸、熊果酸C-28位甲酯化,C-3位苄基保护,C-28位酯基还原,导入丁二酸连接片段,脱除苄基保护基,再分别与N-Boc保护的哌嗪、甲基哌嗪和吗啉偶联,最后脱除哌嗪上的Boc保护基,得到18种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衍生物(OA-1~OA-7、OA-8(a~b); UA-1~UA-7、UA-8(a~b));
  2.将齐墩果酸、熊果酸、18β-甘草次酸和积雪草酸的C-3位用乙酰基保护,C-28位氯代后与乙醇酸缩合,然后分别与苄基保护的哌嗪和甲基哌嗪偶联,最后脱除苄基保护基,得到20种五环三萜类衍生物(OA-9~OA-13、UA-9~UA-13、GA-9~GA-13、AA-9~AA-13);
  3.分别以齐墩果酸、熊果酸、18β-甘草次酸和积雪草酸为原料,C-28位进行甲酯化后,C-3位羟基与丁二酸连接片段连接,最后与甲基哌嗪偶联,得到8种五环三萜衍生物(OA-14、OA-15、UA-14、UA-15、GA-14、GA-15、AA-14、AA-15);
  利用IR、1H NMR、13C NMR等波谱技术对合成的34种新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第三部分:对所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癌活性测试。结果发现:OA-4、OA-7、UA-4、UA-7, OA-8a、OA-8b, UA-8a, UA-8b, OA-13、UA-13、GA-13、AA-13、OA-15、UA-15、GA-15、AA-15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OA-4、OA-7、UA-4、UA-7、OA-8a、OA-8b、UA-8a、UA-8b对宫颈癌细胞(Hela)和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先导化合物,与阳性对照物吉非替尼(Gefitinib)的IC50值相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