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章丘市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研究
【6h】

章丘市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引 言

1.1选题依据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3.2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4相关概念界定

1.4.1老年人

1.4.2老年体育活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2.2.2问卷调查法

2.2.3专家访谈法

2.2.4数理统计法

3结果与分析

3.1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基本情况

3.1.1年龄特征分析

3.1.2男女比例分析

3.1.3学历程度分析

3.1.4经济收入分析

3.2章丘市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认知现状

3.2.1体育意识

3.2.2章丘市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认知情况

3.2.3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动机

3.3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现状

3.3.1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内容

3.3.2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形式

3.3.3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时间与频率

3.3.4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强度

3.3.5章丘市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环境与空间

3.4制约章丘市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因素

3.4.1 体育活动认知不足

3.4.2体育场地设施非均衡发展

3.4.3体育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指导

3.4.4基层体育服务机构服务保障缺失

3.5 章丘市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发展对策

3.5.1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农村老年体育认知

3.5.2 调整供给结构,满足农村老年人健身的多样化需求

3.5.3 加强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引导

3.5.4 完善农村老年人体育管理体制,建立基层老年人体育服务机构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2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章丘市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2:调查问卷效度评价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是在借鉴先前学者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制约因素进行研究,根据影响因素制定相应合理的对策,从而便于老年人更好的了解自身的身心健康状况,为老年人科学进行体育活动提供借鉴依据,为章丘市农村老年人晚年的幸福生活提供保障,对老年人体育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群众体育研究的重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促进章丘市农村老年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促进农村老年人的健康,即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理论表明,体育活动能延缓老年人的肌肉、骨骼以及各关节的衰老速度,提高老年人的免疫力和新陈代谢速率等;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帮助老年人排除内心孤独情感;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有利于老年人朋友的人际交往,可以提高老年人群的社会适应能力,这是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新面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以及全面开展普及老年人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章丘市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现状进行调查,发现问题、分析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对策略。研究结果如下:
  章丘市农村老年人经济收入较低,收入来源主要来源于子女供给和政府补贴;农村老年人学历普遍不高,学历程度为小学和文盲的老年人居多,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对体育活动有着明确的认知和体育需求,但与实际从事体育活动方面有较大差距。
  章丘市农村体育健身活动场地及器材设施严重缺乏,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场所大多选择在村中公路、田间小路和自家庭院,选择在健身广场和学校体育场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少;农村老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内容较为单一,多以散步、慢跑、广场舞和徒手操为主要内容,而太极拳作为一种内外兼修、柔和、缓慢、轻灵、刚柔相济的中国传统健身养生方法在章丘市农村老年人群中参与程度较低,仅占2.8%。
  章丘市农村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章丘市农村几乎没有专门负责老年人体育活动的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老年人进行合理的体育活动,大部分老年人进行体育活动都是自发进行,章丘市农村老年人参与体育活动更倾向于独自进行和与朋友,邻居一起的体育活动参与形式,与家人一起或参加村里组织的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比例所占较少。
  章丘市农村老年人每次进行体育活动所持续的时间主要分为少于30分钟和60分钟以上两种情况;章丘市老年人选择在在清晨和晚饭后进行体育活动的老年人站的比例较大,而选择在黄昏时段,也就是下午五六点钟进行体育活动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少,仅占10.6%。
  章丘市农村老年体育没有建立明确合理的体育管理体制,章丘市体育局和原县教育局合并为章丘市教育体育局,部门的建制存在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乡镇、街道级别政府没有相关体育管理部门,更没有相关体育工作人员,缺乏基层农村老年人基层服务机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