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运营铁路桥下复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6h】

运营铁路桥下复采技术研究与实践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2铁路桥下开采技术发展现状

1.3研究方法及其进展

2路桥及其下伏煤炭资源概况

2.1路桥与河流状况

2.2路桥下伏煤炭资源概况

3桥梁状态分析与采动影响预测

3.1复采前桥梁状态分析

3.2采动对地表的影响机理与桥下开采技术关键

3.3采动影响移动变形的预测

3.4采动对路桥影响的综合分析

4复采方案及其对路桥移动变形的预测

4.1复采方案的确定

4.2复采影响路桥移动变形的预测

5路桥维修原则与安全措施

5.1线路与桥梁维修原则

5.2安全措施

6实施效果分析

6.1桥下复采收入与路桥维护造价分析

6.2铁路桥营运及其移动状态评价

7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本文根据铁法煤业集团公司大明一矿现开采水平生产接续紧张与资源紧缺问题需要,首次论证、提出并实施了该井田王河铁路桥下复采技术方案,在保持铁路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安全回采桥下煤炭20.19万t,平均日产5313t,最高日产8514t,实现了高产高效目标,保证了矿井生产接续正常,在技术经济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效果,为铁路桥等地物下高产高效、安全开采开辟了技术途径,并积累了地物下开采经验。课题研究以王河铁路桥下4-2煤层开采后、16-1煤层开采前桥梁的量测及其状态分析为起点,以桥下采场初设格局对地表移动变形影响的分析结果为依据,以开采地表沉陷曲线特征及其应力性质、大小的对应关系为指导,从王河铁路桥及其井下构造边界的实际出发,优化井下回采工作面尺寸,将16-1煤层工作面切眼向铁路桥梁的下行方向迁移50m,率先将88m长的桥梁置于复采沉陷移动盆地的张拉、压缩的低值应力水平区段内,使复采派生地表应力对桥梁移动变形影响较小,以较少的桥梁维护措施,保障桥梁工作状态起到了关键作用。王河铁路桥下自2003年7月25日开采16-1煤层以来,矿区客、货列车一直保持了往返正常通行。经量测该桥梁最大下沉1323mm,最大下沉速度43.66mm/日,最大倾斜9.4mm/m;桥梁压缩总量35mm。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为企业创造直接经济效益2223.88万元。

著录项

  • 作者

    高春生;

  • 作者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学科 矿业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继仁,刘东才;
  • 年度 200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D823.88;
  • 关键词

    桥下复采技术; 运营铁路桥; 二次开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