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喀左盆地九佛堂组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6h】

喀左盆地九佛堂组划分与沉积相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意义与目的

1.2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沉积相与沉积环境的研究理论日益丰富和完善

1.2.2 多种技术和手段的应用

1.2.3 多学科的交叉渗透

1.3 研究内容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2. 盆地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层

2.2.1 前中生界

2.2.2 中生界、新生界(Mz、Cz)

2.2.3 中生代地层的对比

2.3 地质构造特征

2.3.1 区域构造及其演化

2.3.2 盆地构造演化

2.3.3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3 九佛堂组的划分

3.1 标志层或标志层组

3.1.1 标志层或标志层组1

3.1.2 标志层或标志层组2

3.1.3 标志层或标志层组3

3.1.4 标志层或标志层组4

3.1.5 标志层或标志层组5

3.2 九佛堂组的划分

3.2.1 已有划分方案述评

3.2.2 本文对九佛堂组划分的主要依据

3.2.3 本文对九佛堂组的划分方案

3.3 九佛堂组岩性和垂向层序特征

3.3.1 总体岩性特征

3.3.2 九佛堂组垂向层序及各段代表性剖面

4 有关问题探讨

4.1 凝灰质岩石的成因

4.2 岩石继承色在地层划分中应注意的问题

4.3 沙海组及其底界问题

5 沉积相分析

5.1 沉积相的识别与划分

5.1.1 岩石的颜色特征

5.1.2 岩性组合、分选及磨圆特征

5.1.3 沉积构造

5.1.4 生物构造

5.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5.2.1 湖泊相

5.2.2 辫状河三角洲相

5.2.3 扇三角洲相

6 沉积环境演化

6.1 地质构造对沉积盆地的改造和对沉积环境的控制

6.2 九佛堂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

6.2.1 九佛堂组一段沉积环境

6.2.2 九佛堂组二段沉积环境

6.2.3 九佛堂组三段沉积环境

6.2.4 九佛堂组四段沉积环境

7 油页岩的空间发育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控制

7.1 油页岩形成的空间特征

7.2 湖泊亚环境对油页岩类型的控制

7.2.1 浅湖亚相油页岩

7.2.2 深湖亚相油页岩

7.3 事件沉积对油页岩成矿作用的控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图例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喀左盆地是辽宁西部晚中生代裂陷盆地,充填地层为下白垩统九佛堂组。针对九佛堂组存在多种内部划分方案及其它相关问题,通过实测累计达106km的10余条地质剖面,运用岩石地层学、沉积学的基本原理,从喀左盆地九佛堂组识别出5个由凝灰质岩石构成的标志层或标志层组,并以标志层或标志层组1、2、4、5的顶界将九佛堂组划分为4个段。在此基础上,根据通过对野外露头的颜色、结构、原生沉积构造等相标志及其空间配置的研究,结合室内编图进行综合分析,从九佛堂组中识别出湖泊相、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扇三角洲相3种沉积相。指出湖泊是九佛堂组油页岩生成的主要沉积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