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软交换中H.323与SIP互通机制的研究及互通流程的设计
【6h】

软交换中H.323与SIP互通机制的研究及互通流程的设计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要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引言

1.1研究背景

1.2课题的提出

第二章下一代网络与软交换技术

2.1下一代网络(NGN)

2.1.1下一代网络产生的背景

2.1.2下一代通信网络的特点

2.1.3下一代通信网络的研究重点及方向

2.1.4下一代网络(NGN)网络结构

2.1.5 SIP在NGN中的应用

2.1.6 H.323在NGN中的应用

2.2下一代网络核心技术—软交换

2.2.1软交换的定义

2.2.2软交换的结构

2.2.3软交换的主要功能

2.2.4软交换支持的主要协议

第三章H.323协议与SIP协议

3.1 H.323协议

3.1.1 H.323协议簇

3.1.2 H.323的网络结构

3.1.3 H.323终端的组成

3.2会话初始协议(SIP)

3.2.1 SIP概述

3.2.2 SIP的网络体系

3.2.3 SIP Url

3.2.4 SIP消息

3.2.5 SIP特征及报文实体

3.3 H.323协议和SIP协议的比较

3.3.1体系结构的比较

3.3.2复杂性的比较

3.3.3可靠性及服务质量的比较

3.3.4协议可扩展性的比较

3.3.5网络规模可扩展性比较

3.3.6支持业务的比较

3.4 SIP和H.323互通的必要性

3.4.1 SIP和H.323在软交换应用中的优缺点

3.4.2 SIP和H.323互通的必要性

第四章H.323协议与SIP协议互通的设计

4.1 IWF实现的功能

4.2协议实现互通过程

4.3 IWF互通模块的设计

4.4呼叫控制机制的设计

4.4.1 H.323的实现过程

4.4.2 SIP的实现过程

4.5互通中呼叫流程的建立

4.5.1 SIP向H.323终端发起的快速呼叫建立流程

4.5.2 SIP向H.323终端发起的非快速呼叫建立流程

4.5.3 H.323向SIP端发出的快速呼叫流程

4.5.4 H.323向SIP端发出的非快速呼叫流程

4.6二者互通寻址方案的设计

第五章互通实现中地址解析和消息映射

5.1互通过程中的地址解析

5.2互通过程中的地址转换

5.3互通中的消息映射

5.4消息映射过程

5.5测试结果

第六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H.323和SIP是国际电联电信分会(ITU-T)和Interned工程任务组(IETF)制定的两条标准。H.323是用于提供多媒体实时通信的系统标准。它体现了一种集中式、层次式的控制模式。可以解决点对点及多点视讯会议中的呼叫与会话控制、多媒体与带宽管理的问题。SIP是在IP网络上进行多媒体通信的应用层协议,利用SIP可以实现会话的发起、建立和释放。由于二者在应用中的各自优势,所以需要在多种场合进行互连与互通。本文对软交换中H.323与SIP的互通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为了解决H.323和SIP之间互通,本文设计出一个互通功能实体IWF,它可以对来自H.323或SIP实体的信令信息进行消息翻译以及地址、消息转换,并将转换后的信令消息转发到相对应的实体。在IWF设计实现的过程中,对H.323与SIP互通中的呼叫控制机制和呼叫流程的建立进行了研究与设计。在IWF模块实现与设计中,主要研究了地址解析、地址转换和消息映射。 本文通过对两者互操作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实现要求的描述,设计出了互通模块的结构,进而通过模型实例,提出了实现互联互通的地址解析,呼叫建立等典型操作流程,最后设计并验证了二者互通中的地址转换和消息映射的算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