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民航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
【6h】

中国民航行业监管问题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绪论

第一章中国民航行业监管概述

1.1民航行业监管的概念与术语

1.2中国民航行业监管改革简介

1.3中国民航行业监管改革成果

第二章国外民航监管经验对我们的启示

2.1美国民航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2.1.1美国民航行业监管的立法

2.1.2运输部和司法部对民航业的监管职能

2.1.3主要启示

2.2日本民航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2.2.1日本对民用航空的政府监管体制

2.2.2日本政府的民航行业监管

2.2.3主要启示

2.3澳大利亚民航监管的经验与启示

2.3.1澳大利亚对民用航空的政府监管体制

2.3.2澳大利亚政府的民航行业监管

2.3.3主要启示

第三章中国民航行业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3.1中国民航行业监管目标不够明确

3.2中国民航行业监管法规体系不完善

3.3中国民航行业监管结构不合理

3.4中国民航行业监管存在功能缺陷

3.5中国民航行业监管的方法手段不适应新形势

3.6中国民航行业监管专业人才匮乏

3.7中国民航监管队伍行政执法能力弱

第四章完善中国民航行业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4.1确立民航行业监管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4.1.1我国民航行业监管的目标

4.1.2民航行业监管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4.2制定完善的行业监管法规

4.2.1完善立法体系

4.2.优化立法程序

4.2.3加强针对具体行为的法律条款制定

4.3优化组织机构,尽快划清各级管理职责

4.4加强监管功能建设,完善和丰富民航业监管的内容

4.4.1安全监管

4.4.2行业准入与退出的监管

4.4.3反不正当竞争监管

4.4.4反垄断监管

4.4.5服务质量监管

4.5加强信息化建设

4.6培养高素质的监管队伍

4.6.1严把人才进口关

4.6.2加强培训,强调自我学习

4.7加强执法监督确保依法行政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我国民航刚刚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体制改革。通过这次改革,彻底打破了民航50多年来一直实行的政企合一、垂直管理的体制,真正实行政企分开。民航总局从原来代行直属企业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对其人财物直接管理和对行业进行监管的“双重角色”,转变为只对行业监管的“单一角色”,不再行使国有资产管理者的职能。 总局要切实实施行业监管的职能,必须进一步明确定位,调整和优化政府微观职能,消除体制性障碍,建立符合国家和公共利益的现代民航行业监管体系,才能充分有效地开展行业监管。本文从行政组织、行政运作方面对民航行业的有效监管进行分析,阐述了我国民航监管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其呈现的基本趋势,并参考国外航空业发达国家的相关监管经验,着重从现实的角度为民航行业监管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思路和参考。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首先简要地介绍了中国民航行业监管的沿革与最近一次民航改革的成果。第二部分通过考察国外航空发达国家的民航监管体系,重要措施,政策取向等,从不同角度分析总结了我国民航改革可借鉴的一些宝贵经验。 第三部分从现实的角度总结了目前我国民航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本文认为中国民航行业监管目标不明确、法规体系不完善、监管结构不合理、监管功能缺陷、监管的方法手段落后、高级人才匮乏等原因是我国民航业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最后结合放松管制背景下的民航业格局,结合国外航空发达国家的民航监管先进经验对我们的启示,针对我国民航业监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系列加强和完善我国民航监管的对策与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