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实验经济学的准会计人员诚信与职业道德的研究
【6h】

基于实验经济学的准会计人员诚信与职业道德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本课题研究的背景

1.2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1.3文献综述

1.4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1.5本论文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相关理论

2.1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含义

2.2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关系

2.3职业道德的特点与社会功能

2.4我国有关法律法规

2.5实验相关理论

第三章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的问卷设计

3.1问卷及实验有效性测试设计

3.2被试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设计

3.3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认识调查问卷设计

第四章实验方案设计

4.1实验设计依据

4.2实验方案

4.3实验样本与方法的选择

4.4实验效果的控制

第五章问卷调查及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5.1有效样本的确定

5.2样本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的统计

5.3会计诚信与职业道德认识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

5.4运用道德推理理论分析实验结果

5.5实验项目的统计与分析

第六章对策研究

6.1建立完善的法律规范营造良好的执业环境

6.2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6.3加强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提高自我道德修养

6.4总结

第七章结束语

7.1本论文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7.2本论文的局限性

7.3实验方案应用的未来设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情况

展开▼

摘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生活中出现了普遍的、持续的会计诚信缺失现象,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准会计人员是未来会计界的主力军,他们的诚信水平直接影响到以后整个会计界的诚信水平,对他们进行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研究有着很重大的意义。 本文首先从国内外对会计诚信的研究文献入手,寻求一种新的方法对准会计人员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问题进行研究,并依据国外的道德推理理论以及“成本-效益”理论,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方法,来研究准会计人员对会计诚信和职业道德教育认识的状况以及对待会计造假的态度和造假的最低期望收益,同时,探讨准会计人员的性别、性格、文化背景等不同因素对道德水准的影响。 文中通过对125位准会计人员的问卷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大部分准会计人员对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认识不够,接近一半的准会计人员认为造假行为很正常,自律能力相对较低;通过实验分析得出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层次较低,59.2%的准会计人员的道德层次处于“前常规道德”而关注自我利益;28%的准会计人员的道德层次处于“常规道德”而关注关系;12.8%的准会计人员的道德层次处于“后常规道德”而关注个人原则。而且研究发现准会计人员的道德层次与其性别、是否党员、出生地、大学期间是否获得过校级以上奖励等有一定的相关性。由此看出我国目前会计造假现象普遍、会计诚信危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已影响到大学校园里的准会计人员。若使会计诚信得以迅速回归,必须加强对准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全民的诚信意识,贯彻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并重,营造和谐的会计人文环境。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的现状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以期对高等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有一定的启示,同时也期望对进一步深入研究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