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股票市场涨跌幅限制与停牌机制有效性比较研究
【6h】

我国股票市场涨跌幅限制与停牌机制有效性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1.4.1 研究内容

1.4.2 结构安排

第2章 涨跌幅限制有效性分析

2.1 涨跌幅限制及设立目的

2.1.1 涨跌幅限制定义

2.1.2 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涨跌幅限制

2.1.3 涨跌幅限制设立目的

2.2 涨跌幅限制作用机理与效果

2.2.1 涨跌幅限制与波动性

2.2.2 涨跌幅限制与过度反应

2.2.3 涨跌幅限制与流动性

2.2.4 涨跌幅限制与价格发现

2.3 涨跌幅限制有效性的质疑

2.3.1 波动性溢出

2.3.2 价格延迟发现

2.3.3 流动性干扰

第3章 停牌有效性分析

3.1 停牌的定义与我国股票市场中的停牌制度

3.1.1 停牌定义

3.1.2 我国股票市场中的停牌制度

3.2 停牌机制目的

3.2.1 提高市场透明度

3.2.2 保护投资者利益

3.2.3 维护市场有序运行

3.3 停牌作用机理与效果

3.3.1 停牌与波动性

3.3.2 停牌与流动性

3.3.3 停牌与价格发现

3.4 停牌机制的弊端

第4章 涨跌幅限制与停牌有效性比较

4.1 研究设计

4.2 研究框架

4.2.1 事件研究方法

4.2.2 事件定义

4.3 指标选取

4.3.1 流动性指标

4.3.2 波动性指标

4.3.3 信息传递和价格发现效果指标

4.4 数据来源

4.5 实证结果与分析

4.5.1 流动性指标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4.5.2 波动性指标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4.5.3 信息传递效果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4.5.4 价格发现效果的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5章 结束语

5.1 研究结论

5.2 相关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涨跌幅限制与停牌是我国股票市场中起主要作用的两种稳定机制,其设立目的是“保持市场稳定,保护投资者利益”。涨跌幅限制和停牌通过对股票市场中异常波动的及时阻止和向市场中投资者有效的传递新信息,来降低股价的异常波动,缓和投资者的过度反应,保障整个股票市场的稳定运行。但是,涨跌幅限制与停牌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是否真正抑制了股价异常波动并有效地向市场投资者传递了新的信息、涨跌幅限制与停牌是否真正的达到了其“提高市场透明度、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市场稳定运行”的目的、两者中谁的作用效果更好以及这两种市场稳定机制的引入是否对我国股票市场流动性和波动性产生了负面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对此,本文应用近年来我国股票市场中的数据,通过在涨跌幅限制与停牌发挥作用期间股票市场中流动性、波动性、信息传递和价格发现效果的考察,对在我国股票市场稳定机制中起主要作用的涨跌幅限制和停牌的有效性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分析2000年1月4日至2007年12月31日之间上证180指数中的各股股票日数据,研究发现涨跌幅限制和停牌在控制市场过度波动方面效果不好,不但未能有效抑制住异常波动相反还进一步加剧了波动程度;在对流动性控制方面,停牌的发生明显的提高了流动性,效果好于涨跌幅限制;在信息传递方面,停牌效果好于涨跌幅限制,停牌的发生向市场中投资者有效的传递了信息,有效减少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此外,停牌在价格发现效果方面要明显好于涨跌幅限制,涨跌幅限制未能有效的改善价格发现效果。总的来说,我国股票市场中停牌的有效性程度明显高于涨跌幅限制,基本上实现了其设立目的,而涨跌幅限制的作用效果有限,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产生了负面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