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软法视域下我国廉政生态系统的法制建设研究
【6h】

软法视域下我国廉政生态系统的法制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

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创新点

第2章 廉政生态系统的法制建设概述

2.1 廉政生态系统的含义

2.1.1 廉政生态系统的内涵

2.1.2 廉政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2.1.3 生态主义理论及其对廉政建设的启示

2.2 廉政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及法制建设的重要性

2.2.1 廉政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2.2.2 法制建设在廉政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

2.3 我国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的历史沿革

第3章 软法原理及其对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的必要性

3.1 软法的含义

3.1.1 软法的由来

3.1.2 软法概念的界定

3.2 软法的类别

3.2.1 超国家组织软法

3.2.2 国家软法

3.2.3 次国家组织软法

3.3 软法对于廉政生态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第4章 我国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我国廉政生态系统的法制建设现状

4.2 我国廉政生态系统内部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4.2.1 政府及其部门缺少行业廉洁自律规范

4.2.2 行政惯例、自由裁量条款过多

4.2.3 专门监督机构力度小

4.3 我国廉政生态系统外部法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4.3.1 反贪贿法律法规的运用滞后迟钝

4.3.2 社会监督力量的利用不适当

4.3.3 国内反腐法制建设不能与国际接轨

4.4 我国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4.1 廉政价值观未完全形成

4.4.2 社会监督力量未充分激发

4.4.3 廉政法制体系未完全建立

第5章 国外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的软法实践及启示

5.1 瑞典廉政生态系统的软法建设

5.2 美国廉政生态系统的软法建设

5.3 新加坡廉政生态系统的软法建设

5.4 国外廉政生态系统的软法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第6章 软法视角下完善我国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的对策

6.1 行业自律规范的增加是建设廉政生态系统内部法制环境的关键

6.1.1 增加和公开内部议事规则

6.1.2 丰富国家机关的行业自律规范

6.2 行政惯例与弹性法条的减少是巩固廉政生态系统内部监督的根本

6.2.1 尽量减少行政“恶例”

6.2.2 量化弹性法条

6.3 社会组织软法是推动廉政生态系统外部监督的保障

6.3.1 充分发挥政协的监督作用

6.3.2 建立统一的媒体协会

6.4 超国家组织软法是修正我国廉政生态系统外部法制的标尺

6.4.1 积极响应国际组织反腐败软法

6.4.2 主动商议国家间反腐败互利条约

6.5 我国软法立法技术水平的提高是真正实现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的助力

6.5.1 提高立法者的法治理念与素质

6.5.2 规范软法的立法形式及内容

第7章 结论

7.1 我国廉政生态系统及其法制建设存在一定的问题

7.2 我国廉政生态系统的法制建设需要找到软硬法的平衡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著和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式引入廉政法制建设,从软法的视域下解决法制建设中硬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不仅对于我国的廉政建设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我国的法制进程也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廉政生态系统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入手,分别介绍了廉政生态系统和软法的理论基础,深刻剖析了我国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对瑞典、美国、新加坡等国家的廉政生态系统的软法实践的探究,以软法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我国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面临问题的对策,完善我国廉政生态系统的法制建设,进而推动我国廉政生态系统的有序、互动、平衡的发展。
  文章结构由以下五个部分7章组成:
  第一部分是第1章绪论,包括本文的选题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二部分,包括第2、3章,介绍了软法视域下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的理论基础。即廉政生态系统的法制建设的概念及内容,软法原理及其在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三部分,包括第4、5章,介绍了国内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国外优秀的廉政生态系统的软法实践及其对我国的借鉴。第四部分是第6章,在前述内容的基础上,分别从廉政生态系统法制环境建设、监督力量的重视、国际实践的指导以及立法技术的提高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软法视域下完善我国廉政生态系统法制建设的相关对策。第五部分是第7章,也就是文章的最后一个结论部分,指出了本文研究的相关结论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