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温度与成分对Fe--V合金微观磁结构影响的研究
【6h】

温度与成分对Fe--V合金微观磁结构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材料的磁性

1.1.1材料磁性的发展

1.1.2原子磁矩与磁性结构

1.1.3磁畴的成因及其结构

1.1.4磁畴结构的观测方法简介

1.2第一性原理计算

1.2.1微观粒子的描述

1.2.2密度泛函理论

1.2.3电子态密度与能带结构

1.2.4 CASTEP软件包简介

1.3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2章实验方法

2.1合金成分选择与原料制备

2.2热处理工艺

2.3样品表征

2.3.1金相组织分析

2.3.2 SEM分析

2.3.3 XRD分析

2.4磁性能检测与磁畴结构观察

2.4.1振动样品磁强计测试

2.4.2磁畴结构观察

第3章成分及温度对Fe-V合金微观磁结构的影响

3.1再结晶热处理工艺确定

3.2合金成分分析

3.3XRD数据分析

3.4初始磁化曲线分析

3.5磁力显微镜磁畴结构分析

3.6本章小结

第4章Fe-V合金电子结构计算

4.1.1超晶胞构建及计算参数

4.1.2能带结构与电子态密度

4.1.3原子磁矩计算结果

4.2团簇模型下的电子结构计算

4.2.1团簇模型构建及计算参数

4.2.2团簇模型电子态密度

4.3本章小结

第5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磁性作为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已被开发并使用的磁性产品种类甚多,在军事、高精密传感器、磁记录等领域的发展尤其迅猛。近些年,由日本渡边(T Wantanabe)教授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磁有序强化”更是将磁性与材料的力学性能联系在了一起。他在总结自己对Fe-Co、Fe-Cr和Fe-Mo合金的实验结果后发现,温度和成分是影响Fe基磁性合金强度的两个宏观因素。无论成分还是温度,其对强度的作用都是通过影响Fe基磁性合金的微观结构来实现的,包括合金的电子结构和磁畴结构等。 在我们之前的研究中发现,Fe-V合金作为一种磁性合金同样具有渡边教授所描述的“磁有序强化”现象。为了说明成分和温度对Fe-V合金磁性的影响,本文通过实验以及第一性原理计算两方面分析了Fe-V合金的磁性变化。 在实验部分,我们利用X射线衍射(XRD)测量合金晶格常数的变化,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利用磁力显微镜(MFM)对样品的磁畴结构进行观察。实验结果显示,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下降,并在约625℃处下降趋势发生转折,高于625℃后合金的饱和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下降速度更快。磁畴结构观测结果也有相似结果,Fe-V合金的磁畴结构的变化也分为两个阶段。625℃以下,随温度升高磁畴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磁畴宽度的减小;而当温度超过625℃,温度继续升高,条状枝磁畴结构的长度开始缩短,相邻磁畴内部自发磁化强度以及取向差异减小,磁畴结构开始模糊。合金的成分也会对其磁性能产生影响,表现在V含量增加,合金饱和磁化强度降低以及磁畴宽度减小两方面。 在计算部分,我们分别建立了晶体模型和团簇模型对Fe-V合金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Fe-V晶体中Fe原子与V原子之间以反铁磁性耦合,两种原子的原子磁矩方向相反,这从微观解释了V含量增加会导致Fe-V合金饱和磁化强度的降低。另外,在团簇模型计算中,我们发现V原子位于体心和顶点两位置时,其与Fe原子的磁相互租用发生改变,V原子位于体心时,Fe和V原子呈反铁磁性耦合;V原子位于顶点时,Fe和V原子的原子磁矩同向。

著录项

  • 作者

    李忠恺;

  •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
  • 学科 材料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春明;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温度; 合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