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温机械合金化法制备Cu--Mo合金
【6h】

高温机械合金化法制备Cu--Mo合金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引言

1.2 Cu、Mo以及Cu-Mo合金材料的性质

1.2.1 Cu的性质概述

1.2.2 Mo的性质概述

1.2.3 Cu-Mo合金材料的特性

1.2.4 Cu-Mo合金材料相比Cu-W合金材料的优越性

1.3 Cu-Mo合金材料的应用

1.3.1真空电触头材料

1.3.2热沉材料

1.3.3电子封装材料

1.3.4高温材料

1.3.5电极材料

1.3.6其他

1.4.2化学共沉淀还原法

1.4.3均相沉淀法

1.4.4溶胶-凝胶法(S-G法)

1.4.5喷雾干燥法

1.4.6机械热化学法

1.4.7氧化物共还原法

1.4.8复合氧化物还原法

1.4.10液相烧结法

1.4.11熔渗法

1.4.12放电等离子烧结法(SPS)

1.4.13其他方法

1.5机械合金化

1.5.1机械合金化的概念与发展

1.5.2机械合金化的作用机理

1.5.3机械合金化的理论模型

1.6高温机械合金化法

1.6.1高温机械合金化法的概念

1.6.2高温机械合金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1.7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2章Cu-Mo合金材料的实验方案与性能表征手段

2.1实验原材料及设备

2.2实验方案

2.3 Cu-Mo合金材料性能表征

2.3.1 XRD分析

2.3.2 SEM分析

2.3.3 EDS分析

第3章高温机械合金化法制备Cu-Mo合金材料以及性能表征

3.1.1以氧化铜、氧化钼为原料,石墨为还原剂

3.1.2以氧化铜、氧化钼原料,葡萄糖为还原剂

3.2.2 Cu-Mo合金材料前驱体的高温机械合金化

3.4 Cu粉、Mo粉的高温机械合金化过程

3.4.1 Mo的质量分数对高温机械合金化产物的影响

3.4.2不同球磨温度对高温机械合金化产物的影响

3.4.3不同球磨时间对高温对机械合金化产物的影响

3.5本章小结

第4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Cu-Mo合金材料不仅有金属铜的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还有金属钼的高熔点、高强度、低热膨胀系数和高弹性模量等等性能。因此Cu-Mo合金材料广泛应用于电触头料、热沉材料、电子封装材料、高温材料和电极材料等方面。 本文是用高温机械合金化法来制备Cu-Mo合金材料。对于本实验中采用的高温机械合金化法,与传统的机械合金化法不同,高温机械合金化法是在将原料粉末球磨的同时,进行加热、煅烧、还原。 实验是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的: (1)以氧化铜、氧化钼和石墨为原料进行高温机械合金化的过程; (2)以氧化铜、氧化钼和葡萄糖为原料进行高温机械合金化的过程; (3)用化学沉淀法制备出Cu-Mo合金的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进行高温机械合金化的过程; (4)以纯的金属Cu粉和Mo粉为实验原料,进行高温机械合金化的过程。 对以上四个步骤,讨论原料的配比、球磨温度和球磨时间对球磨产物的影响。用XRD、SEM和EDS测试等对产物进行测试、分析,从而得到最佳的球磨条件。结果表明:第一个步骤产物中大量存在的还是MoO3、CuO、Cu2O,说明反应原料MoO3和CuO几乎没有被石墨还原;第二个步骤所得的产物中主要含有MoO3、Cu和Cu2O,说明原料中大部分的CuO被葡萄糖还原为铜,而氧化钼几乎没有被还原;第三个步骤将化学沉淀法制备前驱体进行高温机械合金化,结果产物主要有MoO3、Cu、CuO、Cu2O、MoO2,说明前驱体中部分Cu的化合物被还原为Cu,而MoO2没有被还原为Mo;第四个步骤以纯的金属Cu粉和Mo粉为实验原料,进行高温机械合金化的过程,Mo-3%的实验原料在350℃的温度下球磨8h,金属Mo在金属Cu相中有一定的固溶度。与传统合金制备方法相比,高温机械合金化法制备Cu-Mo合金可以使Mo在Cu中有一定的固溶度。

著录项

  • 作者

    邵晶;

  •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
  • 学科 物理化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邵忠宝;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温; 机械合金化; 法制备;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