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形成在不同时间窗的临床观察
【6h】

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形成在不同时间窗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言

对象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表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检测量表(NIHSS)

综述低分子肝素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早期不同时间窗低分子肝素对脑血栓形成转归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26例患者按给药时间及治疗方法分为四组,对照组:采用脑保护、抗血小板聚集、扩容或中医中药等常规治疗;治疗组A组:常规治疗+LMWH,LMWH给药时间<24h;治疗组B组:常规治疗+LMWH,LMWH给药时间24-48h;治疗组C组:常规治疗+LMWH,LMWH给药时间48-72h。低分子肝素采用0.4ml,脐周皮下注射,12h一次,连用7天。病程中监测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治疗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x2检验,以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 1.治疗A、B、C组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A、B、C组在治疗后NIHSS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四组NIHSS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其中治疗A组降低最明显,治疗B组次之,但均较对照组低,四组的NIHSS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 2.治疗A、B、C组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具有治疗A组>治疗B组>治疗C组的趋势。 3.治疗A、B、C组在治疗前后APTT、PT、PLT检测无显著性差异(P>0.05);FIB检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FIB显著降低。 4.四组用药后不良反应无差异。 结论: 1.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形成有效,且不同时间窗疗效不同,越早应用越好。 2.低分子肝素不影响凝血功能;但可明显降低FIB,纠正血液的高凝状态。 3.低分子肝素治疗脑血栓形成,在选择好适应症、控制好血压时,安全性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