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人肺静脉开口直径MSCT测量
【6h】

国人肺静脉开口直径MSCT测量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前言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多层螺旋CT在房颤射频消融肺静脉电隔离治疗术中的应用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肺静脉开口直径的测量方法。 材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2005年6月至2006年12月来我院检查的正常成人220例。男120例,女100例,年龄20~83岁(48±9.8岁)。本组患者均无肺部和纵隔病变,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所选患者肺静脉均具有四支独立开口的肺静脉主干。使用美i国通用电气(GeneralElectri引公司的16层CT机(LightSpeed 16)。先做胸部正、侧定位像。肺静脉CT的z轴扫描范围自主肺动脉上缘水平至心脏膈面。经肘静脉以3.5ml/s的注射速度注射UltraviSt(300)60~00ml。CT扫描l的延迟时间设定为22~28s。在CT扫描过程中要求患者正常吸气后屏气。选择0.5s螺旋扫描,回顾性心电门控和半重建算法。层厚1.25mm,床速13.75mm,球管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20kV和300~320mA。将R-R间期75﹪的肺静脉横断面CT图像传送到SUN4.2工作站,进行三维容积再现(VR)图像重建。分别对肺静脉断面与VR图像进行分析。测量指标:肺静脉开口处在VR图像上的上下径和前后径的长度;肺静脉开口处在断面图像上的上下径和前后径的长度;肺静脉主干开口处的最大直径;距肺静脉开口处5mm、10mm、15mm、20mm处肺静脉主干上下径;肺静脉口支出现率,各肺静脉开口指数等。对以上测量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学显著差异定义为P<0.05,高度显著性差异定义为P<0.01。 结果:四支肺静脉开口处直径各不相同。在VR图像上:男性肺静脉开口处直径分别为右上肺静脉(19.4±4.0×15.0±1.7)nun、右下肺静脉(16.5±2.6×14.1±1.7)mm、左上肺静脉(24.5±5.8×13.7±3.1)mm、左下肺静脉(16.4±3.9×11.9±3.3)mm:女性肺静脉开口部直径分别为右上肺静脉(18.2±3.8×15.4±3.3)mm、右下肺静脉(15.1±2.8×13.5±0.8)iilIn、左上肺静脉(19.8±7.2×13.5±2.7)mm、左下肺静脉(16.1±3.5×11.7±1.5)mm。在冠状面与横断面图像上:男性肺静脉开口处直径分别为右上肺静脉(19.4±3.6×15.0±2.5)mm、右下肺静脉(16.3±3.2×14.4±2.8)mm、左上肺静脉(23.4±5.6×14.1±4.2)mm、左下肺静脉(16.1±3.5×12.1±4.7)mm:女性肺静脉开口部直径分别为右上肺静脉(17.7±4.2×15.5±5.0)mm、右下肺静脉(15.0±3.1×13.8±2.4)mm、左上肺静脉(18.5±4.8×14.1±1.7)mm、左下肺静脉(15.5±2.7×12.0±2.1)mill。两种方法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无明显差异(P<0.05)。男性左上肺静脉开口处直径显著大于女性(P<0.01),其余三支肺静脉开口直径男女无明显差异。四支肺静脉主干在移行入左房的过程中均逐渐变粗,且没有一支横截面是圆形的,都近似于卵圆形,以左下肺静脉的开口指数最小,而右下肺静脉的开口指数最大,接近圆形。肺静脉口支的出现率以右下肺静脉最高,其中男性为55.4﹪、女性为61.2﹪;左上肺静脉口支的出现率最低,男性为1.8﹪、女性为2.1﹪。结论:(1)在测量肺静脉开口处直径方面VR图像与断面图像无明显差异,但断面成像更为简便。VR可以作为重要的辅助方法。(2)男性左上肺静脉开口处直径显著大于女性左上肺静脉开口处直径。其余三支肺静脉开口处直径男女无明显差异.(3)肺静脉开口处直径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本组数据未见肺静脉口处直径随年龄增大而增大的趋势。(4)肺静脉口呈卵圆形,移行成主干后逐渐变细。肺静脉口支的出现影响了肺静脉狭窄程度的判断,容易在肺静脉口支出现的近端误诊为狭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