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翼腭窝加压封闭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的临床研究
【6h】

翼腭窝加压封闭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综述 鼻内窥镜手术的研究进展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鼻内窥镜手术在全世界已得到广泛应用,是当今公认的治疗慢性鼻窦炎及鼻息肉的首选手术方法,已基本替代了传统手术,其技术日臻完善,给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它同其他任何手术一样也有并发症,尤其术中出血是影响鼻内窥镜手术质量和预后的重要因素。为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人们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术中出血仍是困扰耳鼻喉科医生的难题。为进一步减少术中出血,采用翼腭窝加压封闭的方法进行研究。 方法:在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的患者中,选择符合以下条件的65位患者进行观察研究。入选条件:1,年龄在18~50岁的慢性鼻窦炎或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双侧鼻腔鼻窦病变范围基本一致;2,手术时行鼻窦开放和/或鼻息肉摘除术,需行鼻中隔矫正术者不计入内;3,术前检查无高血压,糖尿病,风湿病,出血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妇女不在月经期。符合入选条件的患者均进行术前常规准备,包括用青霉素或头孢唑啉钠等正规抗炎治疗5~7天,全身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鼻窦冠状CT扫描及内窥镜检查,详细了解鼻腔病变情况,制定完善的手术方案。将符合条件且做了术前常规准备的患者进行研究。手术开始前,一侧用1%利多卡因2ml行翼腭窝封闭阻滞神经,作为对照组;一侧用1%利多卡因20ml行翼腭窝加压封闭,作为观察组,比较双侧鼻腔鼻窦手术出血量,以研究翼腭窝加压封闭在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中的作用。所选择的病例均采用局部麻醉,Messenklinger术式,从前向后进行手术。其中,鼻息肉患者所实施的手术均为双侧鼻息肉摘除+筛窦开放+钩突切除+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术,必要时可加做蝶窦开放+额隐窝开放+中鼻甲部分切除术;鼻窦炎患者所实施的手术为钩突切除+筛窦开放+上颌窦自然窦口扩大术,必要时可加做蝶窦开放+额隐窝开放+中鼻甲部分切除术。 结果:经过对65例患者的研究,我们发现翼腭窝加压封闭能有效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其中62例的出血量减少。其中,慢性鼻窦炎(1型)患者观察组较对照组出血量平均减少35.9%,鼻息肉(2型)患者平均减少42.1%,复发性鼻息肉(3型)患者平均减少39.9%,总共平均减少40.6%。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为68.06±30.93ml,平均手术时间为36.6±8.73m,对照组的平均出血量为114.57±51.44ml,平均手术时间为45.8±8.64m。其中,慢性鼻窦炎(1型)患者观察组出血量为43.36±12,41ml,用时29.07±5.23m,对照组出血量为67.71±19.19ml,用时39±6.36m;鼻息肉(2型)患者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为60.24±18.9ml,用时36.72±7.51m,对照组的平均出血量为103.76±20.61ml,用时45.62±7.37m;复发性鼻息肉(3型)患者观察组的平均出血量为113.43±22.76ml,用时43.79±8.68m,对照组的平均出血量为189±53.06ml,用时53.07±8.38m。各型患者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出血量与手术时间经统计均有显著性差异。65例患者进行翼腭窝加压封闭时未出现并发症。 结论:翼腭窝加压封闭可以减少鼻内窥镜手术出血,效果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