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皮肤鳞状细胞癌病损的细菌学分析
【6h】

皮肤鳞状细胞癌病损的细菌学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研究皮肤鳞状细胞癌病损的细菌分布及其耐药趋势,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和减少细菌耐药的发生。
   方法:选择自2007年1月至2010年9月我院皮肤外科收治的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167例,留取合格病损表面或深部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采用VITEK TWO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到种,鉴定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并根据年龄、性别、发生部位、感染症状、病程、直径进行分组,调查与细菌培养阳性结果的关系。采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结果:1、167例临床标本中共有139例培养出细菌,细菌培养阳性率为83.2%。共培养出细菌25种1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84株(占56.4%),革兰阳性菌63株(占42.3%),真菌2株(占1.3%)。检出率最高的五种病原菌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3.5%)、大肠埃希菌(占16.8%)、表皮葡萄球菌(占12.1%)、肺炎克雷伯菌(占10.1%)和铜绿假单胞菌(占8.7%)。2、167例患者分为老年组(≥60岁)92例和非老年组(<60岁)75例,细菌培养阳性率分别为89.1%和76.0%(P<0.05),差别有意义:男性组95例和女性组72例,阳性率分别为84.2%和81.9%(P>0.05),差别无意义;头面部组108例和其他部位组59例,阳性率分别为81.5%和86.4%(P>0.05),差别无意义,头面部组菌群前五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而其他部位组菌群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菌群分布不同;有感染症状组89例和无感染症状组78例,阳性率分别为85.4%和80.8%(P>0.05),差别无意义,有感染症状组菌群前五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无感染症状组菌群前五位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菌群分布有差异;病程较长组(≥1年)117例和病程较短组(<1年)50例,阳性率分别为87.2%和74.096(P<0.05),差别。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