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预测作用
【6h】

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预测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研究方法

3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三组基本资料

2 校正性别差异后,三组间PWV、LVMI、ACR的比较

3 男女分别分析,三组间PWV、LVMI、ACR的比较

4 PWV、LVMI、ACR与其他指标单因素相关分析

5 PWV、ACR、LVMI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率高,常伴心、脑、肾和血管等靶器官损害。早期发现和干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推荐的临床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评价方法包括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左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albumin creatinine ratio,ACR)等。PWV作为血管功能评价的方法被广泛认可,尤其是颈股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to-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 LVMI作为高血压心脏损害、左室肥厚的评价指标,对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预测均有很高的价值;ACR可准确地诊断高血压早期肾损伤。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和心率增快在血压正常者及高血压患者中均普遍存在,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ABPM)是评价血压昼夜节律和24小时心率(heart rate,HR)的重要手段。多项研究表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和心率增快与高血压靶器官损伤有关。在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中,随着盐负荷的增加,夜间勺型的消失、24h HR的增快,血压昼夜异常及心率增快有望成为高血压盐敏感性的评价指标。
   目的:
   本研究以PWV、LVMI、ACR评价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及心率与高血压人群靶器官损害的关系,并分析靶器官损害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3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年龄≥18周岁且≤75周岁,性别不限,共有174例入选,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采集病史,并进行生化检查,计算ACR,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检测PWV,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计算LVMI,采用spacelabs90207型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血压监测。根据24h HR和血压昼夜节律是否为勺型分为3组。应用SPSS13.0版统计软件包及EXCEL2007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采用方差分析LSD比较三组及两组间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应用简单线性相关分析PWV、LVMI、ACR与其他各检测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PWV、LVMI、ACR的影响因素。
   结果:
   1.三组资料基本情况比较: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吸烟史、糖尿病史、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尿酸(uric acid,UA)、血清肌酐(creatinine,CRE),无统计学差异(P>0.05);性别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22)。
   2、对患者的性别进行校正后进行比较,三组间P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A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其中高危组高于低危组、中危组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16);三组间LV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其中高危组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中危组高于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6、0.000、0.004)。
   3、将男女分别比较,男性患者的三组比较,高危组ACR、LVMI均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05、0.005)PWV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三组比较,高危组LVMI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ACR及PWV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4、所有患者中,PWV、LVMI、ACR与其他指标分别进行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 PWV与年龄、糖尿病史呈显著正相关;ACR与24h平均HR、舒张压DBP(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blood pressure,MAP)、白天DBP、夜间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p ressure,SBP)、DBP、MAP呈显著相关;LVMI与24小时平均HR、SBP、DBP、MAP、白天HR、SBP、DBP、MAP、夜间HR、SBP、DBP、MAP呈显著相关。
   5、多元线性回归法提示:年龄、糖尿病史与PWV独立相关,其中糖尿病病史相关性最强;HR、DBP与ACR独立相关,其中舒张压相关性最强;HR、夜间SBP与LVMI独立相关,其中HR相关性最强。
   结论:
   1、对性别进行校正后,血压昼夜节律改变及心率的变化对动脉硬化无明显影响,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及心率增快对左室肥厚及肾功能下降均有促进作用。
   2、男女分别讨论,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昼夜节律异常及心率增快对肾功能下降及左室肥厚有促进作用。女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昼夜节律异常及心率增快对左室肥厚有促进作用。
   3、年龄增加、糖尿病病史为动脉硬化发展的促进因素;心率增快、舒张压升高对肾功能下降有促进作用;心率增快、夜间收缩压升高对左室肥厚有促进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