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的表达
【6h】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水平的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2.1 不同临床表现的基线资料

2.2 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表达水平及在各组间的表达

2.3 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表达及HsCRP水平与入选患者冠脉病变的关系

2.4 Logistic回归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图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临床表现的病理基础,血管壁的炎症反应是引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原因。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相比,ACS患者冠状动脉斑块内含有更多的单核巨噬细胞,这些细胞处于激活状态,通过分泌各种细胞因子促使血管壁的炎症反应加剧,斑块的破裂,从而导致临床并发症的发生。有证据显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Thereceptorforadvancedglycationendproducts,RAGE)参与的炎症途径与粥样斑块的不稳定密切相关。还有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中应用RAGE拮抗剂干预,斑块内脂质和单核巨噬细胞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明显降低,动脉粥样斑块稳定性增加。目前对于循环中单核细胞RAGE的表达与冠心病临床表现的关系研究较少。本实验的通过研究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的表达水平与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及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探讨RAGE对冠心病患者风险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择于2011年8月到2011年12月我院心内科因胸痛住院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80例,记录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冠脉造影结果,据其不同临床表现、冠脉病变的Gensini积分、病变血管支数进行相应分组。所有入选研究对象均记录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是否有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及临床一般资料、冠脉造影结果等。采用流式细胞学方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水平比较其在不同分组中表达水平以及不同冠脉造影结果下RAGE水平。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外周血单核细胞RAGE、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及对照组(P<0.05)。RAGE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476,P=0.01)。
   2.随着冠脉病变支数的增加,外周血单核细胞RAGE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多支病变组和两支病变组RAGE的表达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RAGE水平高于两支病变组(P<0.05)。
   3.按照冠脉造影Gensini评分进行分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水平随着冠脉病变的加重且逐渐升高,各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HsCRP水平与冠脉造影评分之间呈正相关(R=0.376,P=0.007;R=0.407,P=0.003)。
   4.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高水平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是冠心病患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80,P=0.02)。
   结论:
   1、冠心病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表面RAGE的水平明显增加,且随着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增加而呈逐渐升高趋势。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有预测价值。
   2、外周血单核细胞RAGE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程度相关,对冠脉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3、高水平外周血单核细胞RAGE的表达是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